986例肝硬化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9266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近5年首次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旨在更好的从病因上预防、诊断和治疗肝硬化,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并发症;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出血治疗方式的构成比;分析血浆D-二聚体在肝硬化不同病因、肝功能状态、有无腹水、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差别及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1肝硬化的发病年龄与性别构成:发病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94岁,平均患病年龄为59.39±12.57岁,在986例患者中男性占63.7%,女性占36.3%,男:女=1.75:1。2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包括腹胀、食欲减退、乏力、脾亢、脾大等。3肝硬化的前五大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31/986,43.7%)、酒精性肝病(146/986,14.8%)、隐源性肝病(124/986,12.6%)、自身免疫性肝病(89/986,9.0%)、丙型肝炎病毒感染(79/986,8.0%)。4性别在肝硬化病因中的差异:女性患者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隐源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发生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乙肝合并酒精肝所致肝硬化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5肝硬化的并发症: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34.9%,344/986)、原发性肝癌(30.6%,302/986)、胆囊结石(26.6%,262/986)、低钠血症(13.5%,133/986)、肝性脑病(7.7%,76/986)、门静脉血栓(7.0%,69/986)、SBP(5.8%,57/986);入院时无并发症的患者为238例,仅出现一种并发症的患者279例,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并发症的患者共46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门静脉血栓、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病率与酒精性肝硬化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7.964,P<0.05;χ2=5.644,P=0.018;χ2=19.138,P<0.05;χ2=10.211,P=0.001;χ2=9.461,P=0.002),而与乙肝合并酒精肝所致硬化无明显差异。6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共344例,其中出血方式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57/986,74.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59/986,17.2%)为主;上消化道出血行保守治疗者144例(41.9%),行内镜下治疗者192例(55.8%)。7肝衰竭的影响因素:发生肝衰竭的患者共81例,其中并发腹水(χ2=22.425,P<0.05)、肝性脑病(χ2=81.462,P<0.05)、肝肾综合征(χ2=7.696,P<0.05)、低钠血症(χ2=56.164,P<0.05)、上消化道出血(χ2=55.534,P<0.05)患者更易出现肝衰竭。8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首次在我院就诊的986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49例患者肝功能情况为Child-pugh A级,占25.3%;476例为B级,占48.2%;261例为C级,占26.5%;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在Child-pugh A级与B级(χ2=11.336,P<0.05)、A级与C级(χ2=54.811,P<0.05)、B级与C级(χ2=33.414,P<0.05)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9 D-二聚体情况:(1)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中位数均高于正常值;(2)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不同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存在差异,其中C级>B级>A级(P<0.05)。(3)腹水组血浆D-二聚体的中位数为2.16mg/L,明显高于无腹水组0.49mg/L(P<0.05);腹水SBP组D-二聚体的中位数为4.52mg/L,显著高于腹水非SBP组1.98mg/L(P<0.05)。结论1肝硬化更易好发于男性,平均年龄为59.39±12.57岁。2肝硬化患者首次入院时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腹痛和乏力。3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仍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性别在肝硬化的不同病因中存在差异,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乙肝合并酒精肝好发于男性;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隐源性肝病更易好发于女性。5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其次是肝癌。6上消化道出血者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主要病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治疗的比例远高于保守治疗者。7合并腹水、肝性脑病、低钠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者更易发生肝衰竭。8肝硬化患者首次入院时Child-pugh B级所占比例最大,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关系密切。9 D-二聚体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高于正常值,且与肝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若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应警惕腹水及SBP的发生。图0幅;表11个;参141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进展期急性胆囊炎(AC)的时机,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三级)、迁安市人民医院(二级)、唐山市弘慈医院(二级)、唐山市中心医院(三级)四家医院就诊的行PTGBD治疗并择期行LC的120例进展期A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
目的通过进行青少年患者对隐形矫治的认知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以青少年患者对固定矫治、成人患者对隐形矫治的认知和满意度为对照,来探究:(1)青少年患者对隐形矫治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情况,以及影响隐形矫治选择的相关因素;(2)患者性别、年龄、家庭收入等一般资料对青少年隐形矫治和传统固定矫治抉择的影响,以及青少年人群对隐形矫治的认知和满意度与传统固定矫治的差异;(3)青少年人群对隐形矫治的认知和满意度与成年人群
目的观察二陈降浊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痰浊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完成72例病例观察,治疗组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均以盐酸二甲双胍片作为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加服二陈降浊方。疗程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
目的观察黄连素(berberine,BBR)对野生型和Nrf2基因敲除型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连素改善小鼠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1选取雄性野生型ICR小鼠60只,随机将小鼠分为野生对照组(NC)、野生对照+黄连素组(NC+BBR)、野生糖尿病组(DM)、野生糖尿病+黄连素组(DM+BBR)。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治疗组小鼠每日灌胃黄连素50mg/kg,其余
学位
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我国政府为解决部分群众住房问题、加强城市化进程而开展的民心工程,是保障房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巨大,为了有效解决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国家出台政策提出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引入社会资本,但目前对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项目实际运营下的适用性研究尚不完善。首先,简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介绍PPP模式及棚户区改造的理论基础,简要说明PPP模式和棚户区
目的 通过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联合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特点及其微血管分布情况,并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和或合并高血脂)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综合评价T2DM患者斑块特点及其微血管分布情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斑
目的探讨不同热量和蛋白质的营养方案对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喂养并发症、血糖、预后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由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且需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161例。随机分为四组,给予不同肠内营养方案:EN1组(能量目标25kcal/kg/d、蛋白质目标1.2g/kg/d)、EN2组(能量目标17kcal/kg/d、蛋白质目标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是极具潜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现如今得到迅猛的发展。高氮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钢,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将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应用到制备高氮不锈钢的工艺中,开发一种新的高压选区激光熔化(HPSLM)法制备高氮不锈钢工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20μm、30μm、40μm和20 mm熔池凝固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微熔池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固相率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微熔池与宏观
目的探讨含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表达变化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法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将携带野生型SHP2(PTPN11)基因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SHP2、携带靶向SHP2的RNA干扰序列[短发夹RNA(sh RNA)]并表达GFP的重组腺病毒Ad-sh RNA/SHP2及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