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码编译码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ps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编码技术的终极目标是以逼近Shannon限的有效功耗实现可靠通信。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诞生和发展使人们更加接近这一目标。结合现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设计性能优良且编译码复杂度低的LDPC码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LDPC码编译码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关键性研究成果:(1)系统地总结了现代编码理论的发展历程和LDPC码的编译码原理;推导了不同测度下LDPC码和积译码算法的消息迭代更新公式。(2)针对串行处理器,提出了可实现快速收敛的LDPC码的TTWA译码算法。此外,利用密度进化理论,分析了TTWA算法收敛速度快的原因。(3)在仔细研究了Turbo码编码器特性基础之上,给出了可实现线性时间编码的并行卷积LDPC码的设计方案。将LDPC码的校验矩阵分解成对应于信息预处理单元的随机交织子矩阵和对应于并行卷积编码单元的子矩阵,极大地简化了并行卷积LDPC码设计和优化过程。并且,给出了准正则并行卷积LDPC码最小汉明距离上限以及相应的理论证明。(4)基于IEEE P802.16e中LDPC码的设计方案,结合密度进化理论的高斯逼近原理,给出了LDPC码度序列的搜索方法。(5)提出了应用于II型H-ARQ系统速率兼容LDPC码的构造方法,并且结合高斯逼近原理及差分进化算法,给出了设计非正则速率兼容LDPC码的分量码度序列的算法。
其他文献
该文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开展生物信息学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效果的评判等,并总结了生物信息学网络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的开展网络教
在pH为2.60的B—R缓冲介质中,变色酸2R与人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导致变色酸2R退色,吸光度的降低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0~60ug/mL,灵敏度ε=5.53×10^5L·m
<正>2016年初,脓毒症(sepsis)被重新定义为机体对感染的失控性反应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临床上存在感染的患者,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2分才可以诊断为
西洋风绘画在明清特定的经济、社会及中外关系背景下,经历了教堂宗教画和翻刻版画的制作,到清初形成;与西洋绘画的传播地带及传播方式相联系,其类型主要以北京宫廷西洋风绘画
【正】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为强化产业竞争力,日本政府将修改企业委托公立大学进行研究的制度,预计在2000年6月底以前,加速产学业界在尖端技术领域合作的新制度将正式启动
合成了4种脂环类降冰片烯酰亚胺单体:N-环丙基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PrNDI)、N-环戊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PenN-DI)、N-环己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HexNDI)、N-环庚基降冰片烯酰亚胺(CHepNDI),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