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的癌变因素和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a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是口腔癌的重要来源,临床上主要包括口腔白斑(含疣状白斑)、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癌前病变的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上皮异常增生。目前,关于中国人的口腔癌前病变的癌变流行病学资料尚缺乏,如癌变率、癌变风险因素、临床病理研究等。WHO新的二分类法的建议使上皮异常增生程度分类产生变化,这也需要在对口腔黏膜癌变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率先对中国人口腔癌前病变患者的癌变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随访研究。此外,利用肿瘤干细胞理论为导向和前期的回顾性随访队列研究样本,拟选取一组干细胞标记物ABCG2、BMI-1、ALDH1、CD133在口腔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进行免疫表达研究,评价其在预测口腔黏膜白斑癌变中的价值。  研究方法:  1.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和病理科就诊并随访存档的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存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存档资料包括患者相应的临床和病理因素、随访情况、癌变情况等。  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BCG2、BMI-1、ALDH1、CD133蛋白在口腔白斑组织中的免疫表达水平。  3.采用SPSS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未癌变和癌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蛋白表达水平,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和蛋白表达与癌变的关系,回归分析癌变危险度。  研究结果:  1.本地区口腔上皮异常增生的癌变率是26.8%;口腔白斑的癌变率是17.9%;疣状白斑的癌变率是20.8%。  2.回归分析显示高度异常增生是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包括上皮异常增生、白斑、盘状红斑狼疮癌变的独立风险因素(All p<0.05)。  3.疣状白斑的好发部位是舌部,更易癌变的部位是牙龈(p<0.05),而且老年人(>65岁)的疣状白斑更易癌变(p<0.05)。  4.Kaph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BCG2、BMI-1、ALDH1、CD133蛋白表达均能预测白斑癌变(All p<0.05),回归分析显示蛋白表达后癌变风险度增高(Allp<005)。  结论:  1.论证了WHO异常增生二分类法的临床意义:高度异常增生是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包括上皮异常增生、白斑、盘状红斑狼疮癌变的独立风险因素。  2.本研究显示干细胞标记物的阳性表达能预测白斑癌变,白斑的癌变风险度显著增高,提示干细胞标记物可能是白斑癌变标记物和癌变风险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青少年骨性‖类伴上颌尖牙埋伏阻生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2月大连博士口腔的青少年患者一名,女性,11岁2个月。安氏I
目的研究应激与糖尿病对大鼠牙周炎的影响,进一步证实应激与糖尿病在大鼠牙周炎的进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将96只清洁级6-8周龄SD大鼠用正畸结扎丝对其右上颌第一磨牙颈部结扎,
盖髓术是牙体牙髓科常用的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当牙髓组织受到外界刺激例因素例如细菌感染,物理刺激,机械刺激,化学刺激时,牙髓中的牙髓干细胞会发生增殖,迁移,分化,在靠近病损部位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体牙尖斜度的不同,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量的测量及对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的测定、并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临床观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
目的正畸牙齿移动是建立在牙周组织受力后所发生的生物学改建的基础上的,与正畸牙齿移动相关的改建包括牙骨质、牙周膜与牙槽骨的改建。牙周组织中多种组织、细胞、分子都参
研究目的:  了解平顶山地区唇腭裂患儿父母心身健康状况,通过对其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情况的综合分析,为对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提供依据,并在对唇腭裂患儿父母进行心理干
不可否认,今天的电脑数字艺术及多样的绘图软件,给艺术设计及绘画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对传统绘画技艺的挑战与冲击.在我们欣喜享受数字化给我们带来的快捷与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