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培养液中碳、氮、磷的优化及加工方式对营养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xx168jxx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藻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并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的绿色微藻。试验从藻种筛选、培养液中碳、氮、磷优化、藻体不同处理方式对营养成分含量影响及有效成分提取等方面进行研究,所得试验结果如下:螺旋藻藻种的筛选:以个体大小、比生长速率、总蛋白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分法从实验室保存的11种螺旋藻中筛选出2种螺旋藻:02号、13号。碳、氮、磷对螺旋藻蛋白质积累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适碳、氮、磷源的种类及浓度分别为:NaHCO3 7.00g/L、尿素0.10 g/L、KH2PO4 0.10g/L,并比较02号、13号螺旋藻,确定最优藻种为13号。碳、氮、磷源的优化:对13号螺旋藻进行碳、氮、磷正交试验,得出碳、氮、磷源的种类及浓度分别为:NaHCO3 7.00g/L、尿素0.10 g/L、KH2PO4 0.10g/L,该优化组合培养的螺旋藻,其总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藻胆蛋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螺旋藻。碳、氮、磷动态变化及补料分析:培养液中碳、氮、磷浓度变化具有一定规律,尿素约一周左右消耗殆尽,NaHCO3呈缓慢下降趋势,一个培养周期约消耗总量的40%左右,KH2PO4消耗量不大,一般不需添加,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补料。不同处理的螺旋藻样品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鲜藻、烘干、自然风干、-20℃冷冻,得到的样品中色素蛋白、螺旋藻多糖、类胡萝卜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然风干处理中色素蛋白含量最高,-20℃冷冻处理中螺旋藻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螺旋藻中有效成分提取比较:采用冻融法破碎细胞,依次进行水提取和乙醇提取,得到的产物中,水提液中藻蓝蛋白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别藻蓝蛋白、螺旋藻多糖、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去除溶剂时,去水后样品中类胡萝卜素损失最小,螺旋藻多糖损失最大;去乙醇后样品中各物质损失率均较大,损失最小的类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也只有约57%。
其他文献
微藻生长迅速、生物量高并且富含油脂,因此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许多微藻在兼养培养条件下与光能自养条件下相比具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在本文中对三种微藻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 HQW03)、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HQW04)和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 CS-01)在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的兼养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脂类
海水化学资源非常丰富,其开发利用被世界所关注。怎样充分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如何确定综合利用工艺路线,使整体工艺到达消耗低,产品价值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海水化
摘要: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学生对于数学的良好学习不仅有助于自身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培养自身的各项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让数学不再死板、枯燥,而是具有一定趣味性,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主要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开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