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过程日志修复技术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所支持的业务过程产生了海量的事件日志。事件日志在当今的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些事件日志,企业可以进行诸如过程挖掘、血统追踪和复杂事件处理等应用和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智能决策。然而,由于处在开放、动态、多变的互联网运行环境下,系统失效、不同业务过程执行日志混杂存储等原因会使事件日志存在"噪音",即不符合业务过程规约的事件序列,在这些序列中存在缺失事件、冗余事件和乱序事件。基于这些质量较低的事件日志进行的应用和分析的结果变得不可信。因此,如何将这些低质量的事件日志进行修复,提高日志的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基于先验业务过程模型规约的日志最小修复是目前的主流技术途径,然而该问题已经被证明为一个NP-hard问题。现有的修复方法有的只关注事件日志中存在缺失的情况而忽略了其他情况;有的则由于枚举所有等价修复而不具可扩展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启发式规则的、能够处理各种日志偏离情况的日志修复技术,并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日志-模型对齐的通用的启发式过程日志修复方法,不但能够处理带有缺失的事件日志,也能处理带有冗余、乱序的事件日志。不仅能用于日志修复,而且能够在对齐的过程中反馈过程实例偏离过程定义的诊断信息。2.利用业务过程行为和结构特性结合一些启发式规则,有效地减少了寻找最佳对齐的参考轨迹的搜索空间。其中,对于不带选择和循环的业务过程,通过轨迹重放得到输入轨迹的参考轨迹;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已证明可以保证得到正确的最小修复。对于包含选择的业务过程,首先利用过程分解算法将业务过程分解为不相关的子过程,然后利用启发式规则选择参考子过程,最后利用轨迹重放得到参考轨迹;对于业务过程中包含循环的,首先利用启发式规则确定循环应该发生的次数,最后利用轨迹重放结合循环次数得到参考轨迹。3.为了支撑本文过程日志修复方法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体系,本文设计并实现了过程日志修复的原型工具Effa。4.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采用了真实的业务过程和人工合成的事件日志,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业界主流的修复方法对齐法和分支法进行对比,从有效性和时间效率两个方面阐明了本文方法的优势。
其他文献
基于结构光投影的主动三维测量方法由于其高分辨率、非接触、无破损、数据获取速度快等优点而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三维测量方法。傅立叶变换轮廓术通过摄像机采集一幅因物体表
在虚拟化环境中,虚拟机镜像文件在物理节点上完整地保存了虚拟机运行环境和用户数据。但是,虚拟化带来的语义隔离性使得虚拟机镜像文件保存了虚拟机中所有已删除的数据,这极
人脸检测作为人脸信息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近年来在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商业应用价值。随着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
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的不断诞生,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方式。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RSS技术是近几年在互联网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各种类别的信
动态插桩系统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动态地插入代码以获取程序的执行信息或扩展程序的功能,它被广泛的应用于程序的性能分析、体系结构模拟和错误检查等。然而,动态插桩系统普遍
近几年开始,CPU主频提高的速度已经越来越慢,硬件厂商开始将CPU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多核化,Intel、AMD等公司多核处理器的市场占有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并且这些处理器中集成的核也
无结构化P2P(Peer-to-Peer)网络在覆盖网上采用了完全分布式的组织方式,无中心管理节点,节点之间的地位完全平等,可以自组织、自管理、能较好的处理节点的动态加入和退出,以及节
随着影像技术和图像应用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图像处理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而图像分割作为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重要基础,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与推广。由于细节较多,图像灰
网络虚拟化(Network Virtualization)旨在公共的底层物理网络上建立彼此相互隔离的逻辑网络,每个逻辑网络可以有各自独有的地址格式、寻址策略与控制方式。在传统网络体系结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以电子形态存储和交换,于是信息检索技术应运而生,并且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文献检索作为科研人员获取资源信息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