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语法隐喻分析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对《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的语法隐喻进行研究。《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开辟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过中国专栏,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文体和翻译上。 因此,本文从语法隐喻角度对中国专栏进行研究,从而使人们对它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从2013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138篇新闻报道中随机选取25篇新闻报道为例本,以韩礼德和马丁的语法隐喻理论为依据,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例文进行研究,旨在说明《经济学人》中国专栏中语法隐喻的分布特征、主要实现形式以及它们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研究发现,在2013年《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25篇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占语法隐喻的50.2%。它的功能是引起降级,压缩信息和重组经验。在简化句子结构和压缩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简洁和生动。 虽然人际隐喻只占语法隐喻的5.5%,但它有助于新闻作者表达主观想法,激发读者的兴趣,促进与读者的交流。人际隐喻使得新闻报道客观,而且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语篇隐喻有凸显的功能和衔接上下文的功能。它能吸引读者,并使新闻报道进行得更流畅。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相互配合使得中国专栏中的新闻报道客观,简洁,生动。本文将有利于人们更深入的理解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并指导新闻报道的撰写。
其他文献
管理控制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而绩效管理则是企业实施管理控制的一种手段,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是研究上的一种创新,也将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借
在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不便。那么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
2011年,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简称"慕课")席卷教育领域,在线教育因此成为全世界公共舆论的焦点。虽然研究者对于能收集到海量的慕课数据倍感兴奋,然而由于面对几个方面的挑战,
市场营销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最终实现生存、赢利、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当前我国道路运输企业从事市场营销管理的市场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一个层次更高、对手更强的竞争时代就摆在出版业眼前。关注竞争,参与竞争,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出版产业、企业,是一个新的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最高的行业之一,一直备受关注。据调查,建筑能耗占我国全部能耗的30%以上,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我国开展建筑节能工作始于20世纪末,墙体材料在建筑
本文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际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①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呈现
在国家加快创新转型、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城的建设意义重大。现今在新城建设中存在发展定位不清、产城融合不够、土地集约不高
20世纪80年代初,组织文化理论产生、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此基础上,高校组织文化产生,并成为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在简要介绍高校组织文化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
创新教育近年来已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创新教育质量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育生态环境可以理解教育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品质提高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