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RCEP)是由东盟在2011年首次提出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并计划于2015年构建完成。RCEP的构建目标是使区域内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并最终实现大部分商品零关税,以及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内各国的贸易往来。本文基于货物贸易领域对RCEP构建完成后中国的贸易效应进行预测。 本文对中国参与 RCEP的货物贸易效应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对于中国参与RCEP的货物贸易效应本文主要从撤销关税的效应和减少非关税壁垒的效应两个角度考虑。在规范分析中,关于降低关税壁垒的分析,本文分析了中国作为出口国和进口国时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关于减少非关税壁垒的分析,本文以技术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代表分析了中国作为进口方和出口方时的经济福利。在实证分析中,关于降低关税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影响本文运用面板VAR模型进行估计。模型结果显示,RCEP区域内各国的进口关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我国对RCEP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全年贸易规模增长4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虽然关税率的降低对我国出口规模增长具有带动,但是时滞期并不长,一般在1-2年之内,随后就会呈现出越来越弱的态势,即使最后还是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关于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货物贸易的影响,本文从货物通关所耗费的成本和技术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两方面进行了量化估计。结果显示,通过构建RCEP至少能使中国获得1126.8亿美元的额外收益。并以广西海关通关便利化为例,说明了通过RCEP的构建使得各经济体之间贸易便利化,将会给区域内成员国增加福利。 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RCEP中国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