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络信息共享行为实证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u76235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对于信息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信息共享作为信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图书情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信息共享的研究一般都是从资源、策略、环境和技术角度展开的。本文从行为角度,对研究生网络信息共享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本文对信息共享及信息行为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信息共享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和企业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以资源作为研究的重点,分析不同环境下的不同信息资源的共享策略和共享机制;信息行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有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查询行为模式,研究的主要环境也是图书馆用户或是图书馆环境下的信息查询行为模式。  其次,本文对研究主题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单介绍。本文研究主题为信息共享行为,因此从信息共享与信息行为角度,对信息共享行为的概念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参考了信息行为领域的经典理论模型,主要基于心理学领域的理性行为理论,分别对这两类理论进行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运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其主要原理及实施流程进行了详述。  再次,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结合研究生群体的特性和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参考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出研究生网络信息共享行为理论模型,对其中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假设,然后针对每个变量参考已有成熟量表,设计了具体的测量指标。  最后,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对在校研究生进行了实证调查,收集了具体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AMOS,本文对实际数据与理论模型之间的信度、效度及其适配性进行了检验,最后通过路径分析验证了模型假设。并依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对模型的理论性及实际意义进行了解释。
其他文献
文献保护是指为避免文献遭受自然和人为的损毁,延长文献保存期限和使用寿命,尽可能保持其原来形态的一切技术和措施。1949年后,我国文献保护与修复事业逐步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进行购物。据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网络购物用户已达16051万人,年增幅48.6%,网络购物是
本文研究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服务角度研究知识管理问题的新视角,具体以高校文科实验室为例,总结学校文科实验室问题及知识服务现状,探索知识服务方式,构建高校知识服务基础平台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进而从文字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多媒体课程资源和实验课程资源
亲爱的西子姐姐:rn我最近有一个烦恼,希望你能够帮帮我.我在班里一直是个“三好学生”.但自从三年级开始,爸妈就说我学习不上心,还把一切的责任推到我的“偶像”身上.实话实
期刊
信息服务活动由来已久,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服务内容、服务方式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信息服务的模式经历了从“以系统或产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天”是儒学的一个基本母题。但是儒家各个时期的“天”在各自不同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形态下,在身处的思想史环节的支配中,“天”的哲学品质以及其话语形态也各不相同。本文拟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用户提供网络化的信息服务。网站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网站质量的好坏也在很大程
“乘坐四川航空3U8164航班,由重庆前往杭州的旅客,我们很抱歉地通知您,由于航空管制的原因,您乘坐的航班将延迟登机,具体的登机时间我们后续会广播通知,望您谅解.”rn“啊?”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会倡导的志愿者行动是图书馆志愿服务的一种形式,对扩大基层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基层图书馆从业人员、志愿者本人、公共图书馆理念的宣传以及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