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描,从它的原始形态开始就具有最单纯、最直接的反应画家主观意图的造型观念,是直接记录艺术家心灵感受与个性化表现的最本质的艺术形式。但素描传入中国后并不像其他西方画种那样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尽管原因是多样的,但与其在业内的定位,同时与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对素描艺术的审美价值在认知上的偏颇,并不是不无关系。社会发展的进程,图像时代的到来,使图像获取的途径变得十分容易与快捷。素描,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曾经在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中的素描展被取消,很多美术专业院校对素描课程重视程度也已不如过去,再看看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素描硕士点的设置寥寥无几,使素描艺术的发展变成今天这种尴尬的窘境,一方面是有着深厚艺术文化底蕴的美术形式,另一方面是图像获取的多样与便捷,现代社会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过去人们对素描艺术的那份虔诚之心远不如从前,当今的时代还要不要素描这门艺术形式,我们应该怎样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又应该怎样为她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已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到了不得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重新梳理的时候了。本文试图从素描自身的艺术价值探究出发,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在承认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前提下,抛开一切技法样式,重新找回素描应有的定位,明确素描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当前素描艺术存在的状态及其未来的发展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何谓素描,指出素描的本质意图,它的主观意图不是固定的模式。一笔一线,必须按自身发展的需要实施,认真研究固有的艺术精神,同时应赋予素描更多的时代性,求新求变。使其真正成为一门具有时代精神的独立艺术形式。第二部分:在对素描艺术的审美特征与价值研究中,阐释素描艺术的精髓所在正是贯穿于绘画整个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的直接体验。它不光是靠理性、感觉和功夫,它更是心灵与技巧撞击后产生的火花,是真实的情感表达。它包括了除色彩之外的全部有价值的艺术信息。第三部分:分析当下对素描表现艺术性定位的偏离,结合当前美术教育中对素描艺术的认识及定位,找出素描艺术在当下应有的位置。第四部分:对解决当前素描表现艺术性缺失的思考,从研究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中,找到艺术大师们的素描可以跨越千年而依旧经典鲜活的原因所在。抓住艺术本质,在改革创新中重新明确素描学习应遵循的路线方针。在我们重新认清素描的艺术魅力后,进一步提升素描自身的艺术价值,使素描这一艺术形式得到新的发展,重塑素描艺术在21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