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持续和明显上升的趋势。现已公认肿瘤是一种基因病,研究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关键基因,不仅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而且为最终攻克癌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FEZ1/LZTS1基因是1999年Ishii等在8p22克隆出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FEZ1/LZTS1基因在许多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但多项研究表明该基因在50%以上的肿瘤细胞中有改变,说明FEZ1/LZTS1基因可能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值得关注的是Ishii等曾报道FEZ1/LZTS1基因在15例乳腺癌细胞系及10例原发性乳腺癌中均不表达,说明该基因的改变与乳腺癌有更加重要的关系。但是作为抑癌基因的FEZ1/LZTS1基因的失活机制尚未阐明。传统观点认为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由基因突变、染色体缺失而导致的,但是多项研究表明FEZ1/LZTS1基因在多种肿瘤中突变罕见,说明突变可能并不是FEZ1/LZTS1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近年来作为表遗传学最常见事件的DNA异常甲基化已成为研究基因沉默的焦点。因此本研究从FEZ1/LZTS1基因及其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入手,深入阐述FEZ1/LZTS1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该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第一部分FEZ1/LZTS1基因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材料和方法:新鲜冻存乳腺癌组织及每个病例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各50例,分别提取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FEZ1/LZTS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1.50例乳腺癌组织中FEZ1/LZTS1基因mRNA表达缺失7例(14%),表达下降23例(46%),表达正常20例(40%);而相应50例正常乳腺组织FEZ1/LZTS1基因mRNA全部表达。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FEZ1/LZTS1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显著性(P=0.000)。2.乳腺癌组织FEZ1/LZTS1基因mRNA表达的缺失/下降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即FEZ1/LZTS1基因mRNA表达缺失/下降组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FEZ1/LZTS1基因mRNA表达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小结:1.FEZ1/LZTS1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明显发生改变,说明FEZ1/LZTS1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FEZ1/LZTS1基因mRNA表达的缺失/下降可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转移。第二部分Fez1/Lzts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FEZ1/LZTS1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实验一.Fez1/Lzts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材料和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100例石蜡包埋乳腺癌标本Fez1/Lzts1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Fez1/Lzts1蛋白在正常乳腺导管上皮中全部表达,蛋白定位于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2.100例乳腺癌中,72例(72%)Fez1/Lzts1蛋白表达缺失和/或下降;其中28例强阳性(+),29例中度阳性(+/-),29例弱阳性(-/+),14例阴性(-);88例浸润性导管癌(IDC)中,65例(73.9%)Fez1/Lzts1蛋白表达缺失和/或下降,其中23例强阳性(+)、25例中度阳性(+/-)、26例弱阳性(-/+)及14例阴性(-)。3.Fez1/Lzts1蛋白表达的缺失/下降与淋巴结□移显著相□□□<0.05),尤其是Fez1/Lzts1蛋白表达阴□(-)组及弱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强阳性(+)及中度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FEZ1/LZTS1基因mRNA与Fez1/Lzts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0)。实验二.FEZ1/LZTS1基因编码区突变的检测材料和方法:新鲜冻存乳腺癌组织2例,提取癌组织DNA,采用PCR-测序方法对FEZ1/LZTS1基因编码区的突变进行检测。结果:在2例中均发现相同位点的3个点突变,分别为:1.第912位碱基G→A突变;2.第1516位碱基A→G突变;3.第1992位碱基T→C突变。第912位及第1992位碱基突变为无义突变;第1516位碱基突变导致第468位的氨基酸残基天冬酰胺(N)转变为天门冬氨酸(D)。小结:1.Fez1/Lzts1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明显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主要发生在乳腺癌的进展期。2.Fez1/Lzts1蛋白表达的缺失/下降可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转移,尤其是Fez1/Lzts1蛋白表达的细胞数小于50%时更有意义。3.FEZ1/LZTS1基因mRNA与Fez1/Lzts1蛋白表达显著相关。4.FEZ1/LZTS1基因编码区第1516位碱基A→G突变可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其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三部分乳腺癌细胞系中FEZ1/LZT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材料和方法:提取11例乳腺癌细胞系DNA,运用重亚硫酸盐处理基因组DNA-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对FEZ1/LZTS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11例乳腺癌细胞系中10例(90.91%)发现FEZ1/LZTS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甲基化。在一共28个可能发生甲基化的CpG岛的5’胞嘧啶(C)位点,每个位点均至少在一个细胞系中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频率为0%~100%,平均甲基化频率为65.26%。小结:乳腺癌细胞系中FEZ1/LZTS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程度非常高,平均甲基化频率为65.26%。结论:1.FEZ1/LZTS1基因及其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FEZ1/LZTS1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缺失/下降可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浸润转移。3.乳腺癌细胞系中FEZ1/LZTS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程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