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渡槽作为跨越溪谷、河渠、道路和洼地的交叉渠系建筑物,广泛应用于区域调水、引水灌溉等工程。在现代大型渡槽建设中,大量采用了高强混凝土槽身结构。高强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高、水胶比低,混凝土温度收缩和自收缩大,为调控高强混凝土早龄期自干燥和自收缩现象,防止及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内养护”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手段,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内养护高强混凝土特性,温度、应力仿真计算方法以及防裂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前人研究成果,采用混凝土水管冷却温度、应力场基本理论,实现了水管冷却效应的温度和应力仿真计算。(2)采用页岩陶粒+粘土陶粒等量替换粗骨料的内养护方法,设计高强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方案,进行绝热温升计算模型。经对比分析知:复合指数模型结果和实测结果相关性最好,可用于温控设计和仿真分析。(3)对渡槽混凝土受外界影响或自身特性因素导致的各种变形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温度变形和干缩变形是渡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结合实际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手段,验证了(3)的结论,研究了内养护方式、通水冷却、表面保温等防裂措施的防裂效果,结果表明:通水冷却和内养护+表面保温的措施均可大大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但通水冷却易产生“管壁裂缝”问题;通过经济性分析,确定了经济合理的渡槽混凝土防裂措施,为后续类似工程温控防裂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