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表明,叶面喷施无机营养和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本地糯玉米和莴笋、瓢儿白三种作物生长发育中水分、酶活性、氨基酸、粗蛋白质、还原糖、淀粉、Vc、叶绿素含量等有较大的影响。 1.对内在成分代谢方向和速率的影响:玉米配施B9、DA-6,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处理2比较,后期增幅达23.80%~39.24%,第二(25/6)、第三(1/7)次测定相对变幅达48.96%~66.40%。嫩玉米籽粒还原糖比CK增加10.15%~47.91%,氨基酸增加60.80%~92.96%。两种蔬菜田盆试验内在成分也均有较大变化。内在代谢成分绝对含量的增减,说明影响了代谢方向,而不同测定时期间差值的变幅,则可视为影响了代谢速率所致。 2.对品质的影响:糯玉米以食嫩籽粒为主,提高氨基酸和还原糖含量无疑提高了产品质量。如嫩籽粒配施生长调节剂的处理与CK比较,氨基酸含量提高58.54%~95.73%,还原糖含量提高10.15%~95.82%(除PCPA降低26.57%)。两种蔬菜作物与基础溶液比较,NO3-N含量,盆栽莴笋茎下降3.82%~9.41%,田间茎下降24.15%~66.74%;盆栽瓢儿白中期下降16.09%~22.80%,田间DA-6中期增0.41%,其它降0.63%~28.18%。盆栽试验氨基酸含量,莴笋叶GA和BR后期(8/12)提高186.00%和100.00%,茎提高6.38%和34.57%;瓢儿白DA-6和BR前期提高34.94%和31.47%,GA降幅为21.43%~24.12%。盆栽试验还原糖含量,莴笋叶调节剂处理中、前期提高9.97%~39.74%,后期降15.02%~21.25%,茎中变幅为-17.12%~1.92%;瓢儿白各处理前期降低12.01%~34.87%,中、后期增加33.76%~85.56%。盆栽试验Vc含量,莴笋叶调节剂处理中、前期降低18.64%~49.53%,后期叶和茎分别增加0.49%~44.20%和8.51%~21.05%。瓢儿白各处理降低9.25%~30.48%。表明,试验处理对供试作物主要品质因素存在着较大影响,也可以看出,只要组合使用得当,则能改善品质,不致产生不良效果。 3.对作物N、P、K含量和土壤有效N、P、K的影响:1/7时,基础溶液、CCC、DA-6、PCPA4个处理与CK比较,玉米叶片N含量提高5.23%~16.05%,P含量提高3.90%~10.60%,K含量降低0.98%~9.61%;土壤碱解N降低3.43%~11.87%,有效P除基础溶液下降13.06%外,提高3.12%~10.28%,有效K除DA-6下降53.09%外,提高11.39%~14.74%。说明,叶面肥施用,除要影响植株叶片N、P、K成分外,同时通过影响作物生长,进而影响到土壤N、P、K的有效性。由此我们认为,叶面肥应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