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与内镜治疗用于预防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的Meta分析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puqi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注射、组织胶注射)应用于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制定全面的检索策略后,利用计算机在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中外各大权威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检索,语种不限,同时对检出文章的引用文献及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选取了截止2016年06月所有TIPS与内镜下治疗应用于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研究文章后,严格按照事先拟定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对检出文章进行进一步筛选,并将其纳入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完成后,由两人对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年限、发表国家、语言、病人数量、Child评分、具体治疗方案、再出血率、死亡率、住院时间、肝性脑病发生率等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再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就选择偏倚、实施偏倚、盲法、测量偏倚、失访偏倚、发表偏倚等相关方面进行风险评估,两名评价员独立、交叉进行核对,凡存在分歧,则通过讨论或咨询第三方意见的方式解决。最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根据I2来进行异质性判定,根据是否存在异质性及异质性大小分别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来完成统计分析,制作出森林图和漏斗图,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16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包括1163例患者,结果显示:(1)在再出血率方面,TIPS组优于内镜组(RR=0.43,95%CI:0.36~0.52,P<0.00001),提示术后总再出血人数少于内镜组;1年再出血率(RR=0.43,95%CI:0.27—0.68,P=0.0003)、2年再出血率(RR=0.51,95%CI:0.32—0.79,P=0.003),TIPS组均少于内镜组;(2)在死亡率方面,TIPS组与内镜组相当(RR=1.04,95%CI:0.86~1.27,P=0.66),因内镜治疗方式、支架类型、是否加用NSBB、地域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二者死亡率仍一致,无明显差异;其中术后因出血致死人数方面,TIPS组少于内镜组(RR=0.34,95%CI:0.18~0.65,P=0.001);(3)HE发生率方面,TIPS组较内镜组术后HE发生率高(RR=1.58,95%CI:1.31~1.91,P<0.00001)。因TIPS支架类型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金属裸露支架TIPS组HE发生率高于内镜组(RR=1.75,95%CI:1.31~2.34,P=0.0002),而覆膜支架TIPS组与内镜组HE发生率一致(RR=0.98,95%CI:0.6~1.6,P=0.94);(4)其他方面:在支架通畅度方面,金属支架1年、2年、3年、4年支架分流失效率分别是61%~75%、23%~93.5%、93.5%、89%,覆膜支架1年、2年支架失效率为8.3%、28.7%;在输注红悬单位数方面,TIPS组少于内镜组(WMD=-1.95,95%CI:-3.34~-0.56,P=0.006);在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内镜组少于TIPS组(WMD=1.86,95%CI:1.12~2.59,P<0.00001)。结论:TIPS较内镜治疗止血更为有效,再出血率、1年出血率、2年出血率、术后因出血致死人数、输注红悬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内镜治疗,且覆膜支架TIPS与内镜治疗HE发生率一致,提示覆膜支架TIPS在肝硬化曲张静脉再出血二级预防中优于内镜治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