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或无视人文教育的倾向,致使一些学生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中学生物教育更是科学主义倾向严重,生物教育只见“知识”,不见“人”。本文结合我国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在中学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论文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理论分析法进行研究,并通过教育实践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整篇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简单介绍了对人文精神进行研究的时代背景:包括中国的教育现状和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并阐述了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部分从人文精神的内涵,生物学科的性质及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学生物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说明在生物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论文的第三部分探讨了在中学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培养原则和要培养的具体内容。在研究中,人文精神被理解为一种价值观。论文从四个层面,即个体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身的态度方面分别阐述它们在生物教育中的具体目标。结合一般的教育原则,论文提出了五个人文精神的教育原则:渗透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开放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同时,论文还指出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具体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科学价值观教育和美育。 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在中学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基于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人文精神的理解,论文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设计了一套教师调查问卷来了解教师的教学习惯、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及相关教学建议。根据调查情况和前面的理论分析,提出了生物教育的四条对策:创造包括生物教学在内的多因素教育合力,促进人文精神教育;积极参与生物课改,增加人文精神教育素材;加强生物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强化学科人文渗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考虑到我国国情,最现实可行的方法是与科学精神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在论文的最后,即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培养人文精神的具体教育实践过程。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生物教学过程的渗透为主要方式,辅之以灵活的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发动学生写心得体会报告等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在分析了学生测验结果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反馈结果后,本论文认为在中学生物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可行的,但同时也指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或者通过一门学科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结合各门学科教学长期进行。这些实践启示我们:在教育中应始终把握一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知识教学的关系,充分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自身先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另外,在教学评价上,要改变分数至上的价值取向,科学地建立既考评知识和能力,又考评个性发展的评估体系。
其他文献
汪曾祺不是一个专业评论家,他的文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和理论架构。但是他的文论思想却是从他文学创作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丰富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他的文论
本文针对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技术及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组合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根据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人们对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热望亦愈益增长,为了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我国不断扩大网络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范围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愈演愈烈,商誉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 本文
在苏轼的诗歌中,"孤独"是一个经常闪现的主题,而在对"孤独"的书写中,诗人也倾向于将自己塑造为一个"孤独者"。一方面,在对传统"独游"主题的受容和改造下,通过对"孤旅人"这层
目的探讨解剖安全边界治疗感染型先天性耳前瘘管的疗效。方法对77例单侧感染型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患者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直接分离法(A组),42例患
初始对准在捷联惯导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中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纯惯性系统来讲,其导航精度不可能优于对准误差所限定的精度。本论文主要是从控制角度出发来研究捷联惯导
本博士论文由七章组成,前三章侧重从理论上分析、探讨刑事上诉程序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和一般原则、一般原理,后四章侧重从实务上分别以司法判决和裁定为对象,研究、论证第二
3D打印作为缩短开发周期与降低成本的颠覆性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想平台。高职教育越来越趋向于创新创业教育,消化、吸收、创新3D打印技术,在探
本文从话语生存论的角度探讨了战争年代(1937——1948)的话语分布。话语生存论认为话语是生存的家园。本文主要分析了三种话语模式:毛氏话语、大众话语和胡风话语。 毛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