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归因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对影响其就业成败因素的主观推测,就业期望是指在当今的就业环境下,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发展前景、心理等预设的目标和能接受的范围。本研究以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的关系,通过实证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安徽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状况,为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本研究根据影响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的因素提出了理论构想,参照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就业归因重点参考了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自行编制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预试和信效度分析。被试全部选自2010级即2013年毕业并面临找工作的学生,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合肥高职院校中有代表性的院校和专业,每个院校尽可能选取一个偏文科性的专业和一个偏理工性质的专业,具体院校和专业: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10级会计与英语专业、安徽影视职业技术学院10级广播电视技术和广告策划、安徽职业技术学院10级数控技术和市场营销专业、安徽警官职业技术学院10级法律文秘和法律事务专业。在四所院校中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47份,有效率为77%,对回收的有关问卷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就业归因上,高职院校学生在就读院校、性别、独生与否、文理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就业期望上,高职院校学生在就读院校、文理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就业归因和就业期望的关系上,就业归因的各因素均与就业期望中的各因素存在正相关,即就业归因中,无论归因于何种因素,分数高的学生在就业期望中要求也比较高。就业期望总分与就业归因的内部稳定因素、内部不稳定因素和外部稳定因素存在显著相关,只有当就业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因素时,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是不确定的。从总体上看,本次研究中,高职学生在就业归因的分数中,外部不稳定归因的分数最高(10±1.999),就业期望从总体上呈低期望趋势(-5.196±5.867),这也印证了韦纳的归因理论,控制点影响成败期望,就业的外控(不可控)趋势会引起就业的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