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ZnO负载型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作为抑菌或杀菌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畜禽及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产生细菌耐药性的风险。因此,寻求一种无毒无害、绿色无污染的抗菌材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论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复合抗菌材料,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检测,并对其抑菌和杀菌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最后,对该类复合抗菌材料的杀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蒙脱石和13X分子筛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铜离子抗菌材料、负载型氧化锌抗菌材料以及负载型铜离子、氧化锌复合抗菌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抗菌材料中铜元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锌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说明铜离子和氧化锌成功负载于两种载体上,分布较为均匀,且两种抗菌剂的载入没有引起载体结构的变化。(2)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测试菌种,采用抑菌圈法和标准肉汤稀释法对抗菌材料的抑菌性能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不管是单独负载型铜离子抗菌材料、负载型氧化锌抗菌材料,还是负载型铜离子、氧化锌复合抗菌材料都对两种测试菌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说明所制备抗菌材料具有一定的广谱抗菌性,材料制备较为成功;且负载型铜离子、氧化锌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明显优于单独负载型铜离子或氧化锌抗菌材料。(3)通过检测加入材料前后大肠杆菌细胞壁、细胞膜及胞内溶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对复合抗菌材料的杀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载体对大肠杆菌未显示出抗菌活性,但具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复合抗菌材料的抗菌作用主要源于载体上所负载的铜离子和氧化锌。通过试验发现,抗菌材料使细菌细胞结构发生皱缩、凹陷,对大肠杆菌的细胞壁膜造成了损伤,使细菌细胞壁膜通透性增加,胞内溶物外流,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其他文献
目前,土壤盐碱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土壤盐碱地面积已高达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并且日益突出。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已危及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人类已经面临粮食、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提高粮食单产外,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开发利用盐碱化土地。目前对盐碱土的改良主要有工程措施、化学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其中生物措施更具有可行性和
类水滑石(LDHs)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组成,已在诸多领域获得了应用或者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其进行表面改性是进一步提高LDHs应用性能的有效手段。目前,主要是通过离子交
近年来,花色苷在玉米、苹果、葡萄、桑葚、番茄、胡萝卜、樱桃、草莓、脐橙、果树叶片等彩叶植物和种皮着色方面的作用备受关注,在这些植物中关于花色苷的研究已有一些研究和报道,但在紫粒小麦种皮中有关花色苷的研究尚少,本论文证实了紫粒小麦花青素合成途径中UFG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介绍了UFGT基因在紫粒小麦种皮中的表达规律,以期为紫粒小麦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提供资料。UFGT编码花色苷合成途径中最后一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