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结构的设计往往忽略突发事件的影响,没有考虑偶然荷载的不利作用。在突发事件中偶然荷载导致结构承重构件失效,促使结构发生连续倒塌破坏。如何降低结构的连续倒塌破坏、延长结构体系保持稳定的时间是结构抗连续倒塌破坏研究中的难点。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一座四层空间钢框架结构在一根承重柱失效的情况下进行连续倒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拆除构件法对四层空间钢框架结构分别进行线性静力分析、线性动力分析、非线性静力分析及非线性动力分析。各种方法的实用性不同:线性静力分析中采用动力放大系数2能等效模拟结构的动力效应;线性静力分析可以简单、有效的对一般结构进行连续倒塌分析;非线性动力分析能较准确模拟结构连续倒塌破坏。(2)在非线性动力工况下采用替代路径法分析四层空间钢框架结构在不同位置承重柱失效时梁端塑性铰的产生及发展、失效节点竖向位移时程曲线可得:塑性铰仅在失效承重柱上部楼层产生;失效承重柱所处楼层越高,塑性铰的发展程度越深,失效点竖向位移越大,梁的塑性转角越大;拆除角柱后结构连续倒塌破坏最严重。(3)分析不同位置承重柱失效后结构的内力变化,探究连续倒塌过程中柱及梁端内力(轴力、弯矩及剪力)重分配规律及分布形式。研究表明框架内柱、角柱失效后剩余结构中柱构件会发生受压破坏;距离失效柱越远,构件内力变化越小;失效柱上部的柱及梁端内力会发生反向;结构的一根承重柱失效后剩余结构构件的内力一般在0.2s内达到最大值,该时间段内发生连续倒塌破坏机率较高。(4)研究梁跨度的改变对结构塑性变形的影响。失效承重柱与跨度增大的梁距离越近,结构塑性变形越大,失效点的竖向位移越大。研究承重柱构件失效时间的长短、楼层数对于结构连续倒塌破坏的影响,可得构件失效时间越短,结构连续倒塌破坏越严重;楼层数的变化对结构连续倒塌破坏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