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心脏外科技术和心肌保护措施的进步和完善,与心脏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低,其死亡率显著降低,但肺损伤仍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CPB肺损伤的重点有两类机制,第一类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CPB期间许多因素可诱发SIRS,例如血液与CPB管道的接触、血液稀释破坏、手术创伤等因素诱发,第二类是体外循环过程中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国内外更多学者转向研究如何减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后肺损伤的肺保护方面,现在主要肺保护的措施有药物治疗、白细胞滤除技术、改进体外循环装置及技术、改变体外循环期间肺通气方式等。其中研究治疗肺损伤的药物主要有糖皮质激素、乌司他丁、NO或其前体等,但在这些相关研究未能排除心脏疾病本身的干扰。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物,其具有的抗炎作用已经成为脓毒症治疗研究的热点,其抗炎的作用得到肯定,但低分子肝素是否具有对CPB诱发的SIRS抗炎鲜有报道。本课题拟以心脏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和等量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统计研究两个小组患者的有关炎性因素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目标是探究与评估低分子肝素治疗CPB肺损伤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因单纯主动脉瓣狭窄需行心脏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分别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统计两组病人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分别以下时间点:T0(给麻醉药前);T1(CPB开始前);T2(CPB30min);T3(CPB停机即刻);T4(CPB后2h);T5(CPB后6h)六个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血栓素B2、前列腺环素(6-ketoPGF1a)的值以及记录T0、T1、T2、T3、T4、T5时间点的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氧合指数(oxygen index,OI)、静态肺顺应性(static compliance of lung,Cst)等呼吸功能变化的指标。结果经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与方法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TXB2、6-keto-PGF1a水平在转机后持续升高(P<0.05),T2与CPB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转机前比较TXB2、6-keto-PGF1a无统计学意义(P>0.05),T2至T4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顺应性(Cst)在CPB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PB后各时间点治疗组RI、O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PB后各时间点治疗组Cs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低分子肝素在心脏手术中具有较肯定的防治CPB相关肺损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