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空两栖载物平台模式切换与判决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野外地质探测中,陆空两栖载物平台主要用于搭载探测仪器,是复杂、恶劣环境下进行探测时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随着探测区域的扩大,新探测区域的环境情况相较于以往已探测区域更加复杂、恶劣。这些区域采用人力探测成本较高,采用高空机载探测获得的数据精度又不高,为提高探测精度和降低探测成本,陆空两栖载物平台搭载探测的方式已引起地质探测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陆空两栖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飞行汽车。通过组合不同的配件或者使整机发生结构性改变来实现飞行汽车的陆地行走和飞行功能。陆地行走模式与飞行模式之间的切换则主要以人力控制或者指令控制为主,其自主化、智能化程度不高。国外军方设计的陆空两栖设备主要用于战场物资运输和伤员救助,其切换方式未见具体报道。野外的地质环境多变,沟壑、池塘等错落排布。不规则的地形状况给探测带来较大影响,嶙峋起伏的路面也给载物平台的平稳性带来很大的挑战。本研究为适应多变的环境,采用履带结构作为行走结构,采用多旋翼结构作为飞行结构,通过将两者有机结合,设计了陆空两栖载物平台。为提高陆空两栖设备模式切换的智能化,本文采用压差判决系统对陆地行走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压差阈值判别从而进行模式切换。其特点是:当路况发生变化时,载物平台通过自我状态判决,进行陆、空模式切换,从而保证探测区域的完整性及保证探测数据的精确度。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以及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陆空两栖载物平台的模式切换进行研究。在对不同模式进行建模与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合理的压差判决系统,利用实验进行优化与验证。主要内容包括:①设计了陆空两栖平台,介绍了整机设计理念和主要部件选择逻辑;②考虑到地面效应的影响进行了飞行模式建模,进行了陆地行走模式时的地面力学和履带受力分析,依据陆地行走模型建立了压差判决系统;③进行了模式切换后整机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利用MATLAB对飞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④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模式切换的压差阈值,验证了基于压差判决系统的模式切换策略的有效性。本文实验部分主要针对匀速前行工况下前侧失稳,单边失稳以及整体下陷的三种待切换状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压差判决系统的合理压差阈值区间,验证了该区间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陆空两栖平台的模式切换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模具专业实验课程开设难度大,设备昂贵、场地受限等问题,基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开发了模具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平
目的:通过测定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的动态粒径分布,评估其体外沉积性质,并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别采用二级撞击器(TI)、安德森撞击器(ACI)和新一代撞击器(NGI)测定
随着我国网约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侵权事件与日俱增,如何认定网约车侵权中的赔偿责任主体是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尽管《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出台
有机锡化合物对近海生态系统潜在的危害相当严重,但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进行控制,这主要是由于没有便捷、灵敏的研究调查方法为制订相应的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含杂原子取代基团的芳环和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中,也能参与合成许多有机功能材料。芳炔作为一个含有高活性碳碳三键结构的环状分子,
<正>大数据正在改变电力企业的管理方式。基于大数据的行业景气指数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晴雨表,可用以分析行业的发展现状、周期,预判行业发展走势,为电网企业预测行业用电走势
会议
<正>左宗棠性格刚直,锋芒毕露,擅长死磕,与同时代的"完人"曾国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史稿》称,"宗棠有霸才"。左宗棠进士考试三次落榜,仅有举人功名,但对此他一点儿也不
本文首次从水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对格尔木河流域水圈以及影响水圈地球化学物质组成的大气圈、岩石圈表层、智慧圈和生物圈的地球化学环境作了系统的调查描述,采集各类样品94个
目的: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已有研究表明kartogenin(KGN)能够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进而修复软骨缺损。本实验旨在构建一种基于软骨细胞外基质(CECM)的能够缓释KGN的复合支架,将KGN的促进作用与CECM多孔支架的优势性能结合起来,达到既能缓释KGN,延长其作用时间,又能维持支架内部细胞保持较高活性的目的,为KGN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1.
发展空调蓄冷技术是实现电网移峰填谷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然分层式水蓄冷系统作为一种较为经济的储存大量冷量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槽的外形、流量和冷热水温差决定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