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对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候并没有真正准确理解和掌握,得到的只是形式上的概念,称之为迷思概念。这可能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就要对概念学习的整个过程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要弄明白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原因,影响迷思概念转变成科学概念的因素,然后进行概念转变教学。因此,构建符合迷思概念转变规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显得极其重要。本论文以建构主义、认知同化理论这两个主要理论为指导,主要通过研究当前概念转变教学的现状和迷思概念、化学学科的特点,探讨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本论文主要由如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描述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迷思概念,认知冲突,概念转变教学这三部分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教学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列举了论文相关的核心概念和两个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冲突概念教学策略和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认知冲突策略的阐述,介绍了认知冲突产生的条件、解决方法以及对教学的意义。第四部分首先在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考查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原因以及中学概念转变教学的现状。然后构建符合中学生学情和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特点的认知冲突概念转化教学模式。第五部分是本课题研究的认知冲突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主要是以―电化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为范本,探查认知冲突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教学实践前后的结果表明,认知冲突概念转变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概念,促进学生的迷思概念转变,提高学习能力,最重要的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