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性药物、抗坏血酸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品泛滥已经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兴奋性氨基酸系统是近几年毒品成瘾机制研究的新热点,谷氨酸(Glu)作为一种兴奋性氨基酸递质在脑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海马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Glu的释放可以激活多种Glu受体,包括其离子通道型受体中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本室前期研究表明,NMDA受体参与了乙醇引起的纹状体AA释放。NR1亚基作为NMDA受体的主要作用单位,其变化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NMDA受体的变化。本论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外源性给予不同剂量的抗坏血酸对大鼠纹状体、伏隔核与海马NMDAR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AA(100mg/kg,i. p. )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引起大鼠纹状体、伏隔核和海马NMDAR1蛋白表达的增加,说明AA的释放与脑内谷氨酸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证明了纹状体、伏隔核和海马均与AA的释放有密切的联系。 乙醇、吗啡、甲基苯丙胺和尼古丁诱导纹状体和伏隔核AA释放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室前期研究表明Glu神经系统与成瘾性药物引起纹状体和伏隔核AA的释放密切相关。而且,切除前额叶皮层能够消除成瘾性药物引起纹状体AA的释放,但却不影响成瘾药物引起伏隔核AA的释放。说明伏隔核AA的释放可能与另外的神经部位有关。研究表明海马与伏隔核之间有谷氨酸能神经联系。本论文利用在体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探讨了海马在成瘾性药物诱发纹状体和伏隔核AA释放的作用。乙醇(3.0g/kg,i. p. )、甲基苯丙胺(3.0mg/kg,i. p. )和尼古丁(1.5mg/kg,i. p. )均能够诱发纹状体和伏隔核AA的释放。吗啡(20mg/kg,i. p. )能够诱发纹状体核AA的释放,但对伏隔核却没有影响。海人藻酸损毁海马后能够消除乙醇、甲基苯丙胺和尼古丁引起伏隔核AA的释放,但对纹状体AA的释放却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海马-伏隔核Glu能神经通路是多数兴奋性成瘾药物引起伏隔核AA释放的共同通路。本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伏隔核和纹状体在成瘾性药物引起AA释放中存在不同的神经调节机制。
其他文献
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外籍人特别是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对他的评价,再现了林则徐的人格魅力、历史地
为了对速度滑冰运动员科学化训练进行更好地监控,通过运动训练测试,对速度滑冰运动员备战各种大型综合性大赛期间心率与血乳酸进行了测试,对心率、血乳酸的相关性及指导速度
环境营销是指企业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的前提下,将企业的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及社会利益三者相结合,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它是企业随着经营
介绍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治疗岭南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邓老善用岭南膏方,重视"脾统血"理论的临床应用,以治岭南血证之本;提出"气分三焦湿热"是岭南发热性疾病的常见病机,善辨
目的环形电切术(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主要方式,但是LEEP术后病理结果及与术前活检结果一致性分析、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报道较少。文中旨在分析CIN的活检病
<正>导数与函数综合问题,在历年各省市的高考命题中常以把关题或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对同学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样一道题目,面对不同的解题对象,有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旅游纠纷时有发生。旅游合同在我国还是一种无名合同,旅游纠纷的解决主要是依据合同法总则及相关行政法规,这给审判实践带来了
XW GPS500接收机是一款高精度、高动态、高性能的GPS接收机,在无SA时,自主定位精度可达1.1mCEP,数据更新率可达20Hz,是高精度、高动态领域的理想选择。
<正>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Javad导航系统公司推出一种JGG100 50信道、全视高精度OEM板接收机。这种接收机对原始数据和定位解决方案具有100Hz的更新率。它可接收L1 GPS、Inmar
本文主要对酒泉市肃州区规模化项目建设中高效节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为更好地推进肃州区高效节水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