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唯物主义关于科学和技术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新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科学和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通过考察近代科学和技术在建立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制度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站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立场上,对科学和技术对人类历史的进程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此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和技术思想。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为基础,初步厘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和技术观。本文首先探讨了科学和技术的本质。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的基础上,摈弃了旧的诠释角度,革命性地提出了从实践的维度诠释科学和技术的理论。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对象、现实和感性”,科学和技术研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科学和技术研究结果指向人的实践,科学不但形成关于解释世界的理论和观念,而且通过被纳入到人类实践体系之中而重构我们的生活世界,科学实践的终极目的是改变世界。其次,本文考察了科学和技术产生的源泉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下,人类的社会实践是科学得以发生的源泉,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的实践是科学和技术产生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是科学和技术何以为续的根本动力,社会实践促使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成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外在动力。第三,本文考察了科学和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科学和技术只有生产关系变革后,在大工业时代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科学和技术的物化还需要多种社会条件的配合,科学和技术的生产力效应在于它与人的真正需要而不是财富的结合,解决科学和技术在生产力中异化的根本方式是社会主义革命。第四,本文考察了科学和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的观点。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科学和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它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在社会实践中外化为生产力,带来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生产力的革命性变化进而对生产关系产生影响,同时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经济基础的变革,将促进上层建筑的嬗变;无产阶级作为最革命的阶级,应该也必须掌握这一革命力量,使之切实成为人类解放的武器。第五,本文考察了马克思一门科学和一种文化的思想。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科学文化,另一种是人文文化,但是,在本质上,文化的分裂是空穴来风,理性的裂变,人性的分裂才是问题的实质。在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下,在人的本质力量外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门科学和文化只有一门,那就是关于人的科学和关于人的文化。第六,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关于科学和技术异化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科学和技术的异化表现在科学和技术中人的全面缺失,科学和技术忽视、敌视和统治人,是科学和技术控制了人,而不是相反;科学和技术的异化不仅有认识论根源,更重要的是社会根源,人的异化先在于科学和技术的异化;克服异化的根本手段是社会制度的变革,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将根本解决科学和技术的异化问题。最后,本文考察了科学和技术与人类自由的关系。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自由的动力和源泉,科学和技术作为正在实现着的自然主义为人的自由提供了可能性,科学和技术不断扩展和深化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的自由活动的内容,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双向互动,共同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不断为人类的解放创造条件,为人类对自由的追求插上飞翔的翅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真正的“人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