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干预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施治本病提供可靠的依据。2.观察“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干预气郁化火型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思路。研究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120例,填写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主要中医证候、性格偏性,并判断其中医证型,将收集的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SPSS Moderler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归纳总结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的一般情况、主要临床症状、性格特点和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2.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儿62例,应用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方药治疗,疗程为9周,分别于治疗前(第0周)、治疗3周后(第3周)、治疗6周后(第6周)、治疗后(第9周)对患儿进行评价,采用自身前后疗效对比的方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评分和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统计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分析。对“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治疗气郁化火证儿童抽动障碍伴有焦虑状态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118例,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10.48±2.32岁;男性91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为3.37:1;足月儿96例(81.36%),早产儿22例(18.64%),顺产儿84例(71.19%),剖宫产儿34例(28.81%);病程0-1年31例(26.27%),1-2年23例(19.49%),2-3年30例(25.42%),>3年34例(28.81%)。2.中医证候:抽动症状最常见的前十项依次是眨眼、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摇头、鼓肚子、挤眼、吸鼻、耸肩、伸脖子、抬胳膊,其中运动性抽动症状最常见的前五项依次是眨眼、摇头、鼓肚子、挤眼、吸鼻,发声性抽动症状最常见的前五项依次是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鼻出异声、口出秽语、喊叫;常见的兼症前五项依次是舌红、胁肋胀痛、大便干、脉弦、口苦;情志偏性最常见的表现前五项依次是急躁易怒、胆怯易惊、精神紧张、多疑善感、心神不宁;中医证型分布方面,气郁化火证最为多见62例(52.54%),其次依次为痰火扰神证28例(23.73%),肝亢风动证18例(15.25%),外风引动证6例(5.08%),脾虚痰聚证3例(2.54%),阴虚风动证1例(0.85%)。不同抽动类型、抽动程度、病程的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气郁化火证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60例,男孩44例(73.33%),女孩16例(26.67%),男女比例为2.75:1;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10.72±2.34岁;病程0-1年14例(23.33%),1-2年11例(18.33%),2-3年18例(30.00%),>3年17例(28.33%);CTD患儿27例(45.00%),TS患儿19例(31.67%),TTD患儿14例(23.33%);抽动程度方面,中度43例(71.67%),重度13例(21.67%),轻度4例(6.67%)。2.疗效分析:(1)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后YGTSS量表总分、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缺损率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缺损率评分于治疗第6周后达到平台期,其余各部份评分改变随着时间变化具有差异(P<0.05)。临床控制1例(1.67%),显效15例(25.00%),有效31例(51.67%),无效13例(21.67%),总有效率78.34%;(2)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总分及主症、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临床控制2例(3.33%),显效21例(35.00%),有效33例(55.00%),无效4例(6.67%),有效率为93.33%;(3)焦虑状态疗效分析,治疗后SCARED量表总分、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学校恐怖评分于治疗第6周后达到平台期,其余各部份评分改变随着时间变化具有差异(P<0.05)。临床控制22例(36.67%),有效38例(63.33%),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3.安全性分析:在本研究期间,纳入的60例患儿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儿发生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为过敏性鼻炎,经对症加减用药后症状消失。根据全性评价标准,本研究干预安全性为2级。结论:1.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临床主症以眨眼、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摇头、鼓肚子等为主,兼症以舌红、胁肋胀痛、大便干、脉弦、口苦等为主;情志偏性以急躁易怒和胆怯易惊最常见,中医证型以气郁化火证最常见。2.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能够有效改善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儿的抽动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中医证候,并且明显缓解其焦虑状态。3.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对伍尔夫两部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的对比研究,比较两部作品文本中人物生命空间的异同。基于巴什拉的空间现象学,聚焦房间、门与窗等空间意象,分析了两种家宅空间——主体自我表达的生命空间和与他者共在的共通空间,并论证从《达洛维夫人》到《到灯塔去》,借由与他者的理解,个体发现“我”的失落生命空间与遗失的梦想,意识到彼此相互密切联系的重要性,进而向更具整体性的以“我们”为特征的共同体演进。
传统的零售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如今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零售商激烈的竞争中,双渠道模式应运而生。文中以盒马鲜生为例,构建用户体验模型,通过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进一步找出影响用户购买生鲜产品体验的相关因子,发现在众多因子中,好口碑和送货上门的便利性对用户体验的影响最大,支付方式影响较小,最后对生鲜电商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的 探究便携式信息终端在住院患者院内延续护理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0例接受院内延续护理服务的住院患者为调查对象,以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为调查问卷。按调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0例。对照组填写纸质调查问卷,研究组用智能手机、平板或PDA在问卷星平台填写调查问卷。比较2组问卷有效应答率及满意度各维度条目均分。结果 研究组问卷有效应答率高于对照组(96.8%
在新工科建设思维的引领下,课程组通过对本科毕业设计流程和特点的梳理,分析了毕业设计中学生工程意识淡薄、设计缺乏创新性、设计成果不精细等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经验,探索新的毕业设计模式的设想。文章就面向工程应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进行了阐述,针对人才培养中如何增强创新意识、严谨意识进行了讨论,旨在促进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创新,以适应多元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正>姜静博士新著《葛颇彝语形态句法研究》于2022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彝族葛颇支系的历史文化作了介绍,对葛颇彝语的语音系统、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信息结构、存在结构、疑问结构、否定结构等进行了专题性的深入描写。
期刊
目的 探讨影响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因素及其对临床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1项单中心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的血浆标本,对血小板抗体进行检测(均采用固相凝集法),根据血小板抗体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小板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t检验及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的输注疗效。从HIS6.2.0和临
目的:基于微信小程序方式解决医疗重复性手工工作,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移动端信息录入、智能统计、知识库辅助等。提升住院患者及照护人员医疗信息参与度,精准记录患者每日出入量记录与食品摄入能量计算。方法: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功能属性、易用性及普遍性建设医护、患者、照护人员的多用户平台。打通患者治疗信息与出入量平台数据,内嵌智能算法及常规饮食含水量、热量知识库。根据用户设计助老系统模式,数据校验等功能。结论
奥尔夫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改变初中音乐教学的观念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理知识与演唱技巧,实现音乐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目标。通过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之中,能够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进一步优化。故此,文章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