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施治本病提供可靠的依据。2.观察“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干预气郁化火型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思路。研究方法:1.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专科门诊,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120例,填写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中医证候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主要中医证候、性格偏性,并判断其中医证型,将收集的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SPSS Moderler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归纳总结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的一般情况、主要临床症状、性格特点和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2.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儿62例,应用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方药治疗,疗程为9周,分别于治疗前(第0周)、治疗3周后(第3周)、治疗6周后(第6周)、治疗后(第9周)对患儿进行评价,采用自身前后疗效对比的方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评分和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统计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分析。对“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治疗气郁化火证儿童抽动障碍伴有焦虑状态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118例,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10.48±2.32岁;男性91例,女性27例,男女比例为3.37:1;足月儿96例(81.36%),早产儿22例(18.64%),顺产儿84例(71.19%),剖宫产儿34例(28.81%);病程0-1年31例(26.27%),1-2年23例(19.49%),2-3年30例(25.42%),>3年34例(28.81%)。2.中医证候:抽动症状最常见的前十项依次是眨眼、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摇头、鼓肚子、挤眼、吸鼻、耸肩、伸脖子、抬胳膊,其中运动性抽动症状最常见的前五项依次是眨眼、摇头、鼓肚子、挤眼、吸鼻,发声性抽动症状最常见的前五项依次是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鼻出异声、口出秽语、喊叫;常见的兼症前五项依次是舌红、胁肋胀痛、大便干、脉弦、口苦;情志偏性最常见的表现前五项依次是急躁易怒、胆怯易惊、精神紧张、多疑善感、心神不宁;中医证型分布方面,气郁化火证最为多见62例(52.54%),其次依次为痰火扰神证28例(23.73%),肝亢风动证18例(15.25%),外风引动证6例(5.08%),脾虚痰聚证3例(2.54%),阴虚风动证1例(0.85%)。不同抽动类型、抽动程度、病程的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气郁化火证儿童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60例,男孩44例(73.33%),女孩16例(26.67%),男女比例为2.75:1;最大年龄17岁,最小年龄8岁,平均年龄10.72±2.34岁;病程0-1年14例(23.33%),1-2年11例(18.33%),2-3年18例(30.00%),>3年17例(28.33%);CTD患儿27例(45.00%),TS患儿19例(31.67%),TTD患儿14例(23.33%);抽动程度方面,中度43例(71.67%),重度13例(21.67%),轻度4例(6.67%)。2.疗效分析:(1)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后YGTSS量表总分、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缺损率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缺损率评分于治疗第6周后达到平台期,其余各部份评分改变随着时间变化具有差异(P<0.05)。临床控制1例(1.67%),显效15例(25.00%),有效31例(51.67%),无效13例(21.67%),总有效率78.34%;(2)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治疗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总分及主症、次症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临床控制2例(3.33%),显效21例(35.00%),有效33例(55.00%),无效4例(6.67%),有效率为93.33%;(3)焦虑状态疗效分析,治疗后SCARED量表总分、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除学校恐怖评分于治疗第6周后达到平台期,其余各部份评分改变随着时间变化具有差异(P<0.05)。临床控制22例(36.67%),有效38例(63.33%),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3.安全性分析:在本研究期间,纳入的60例患儿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其中2例患儿发生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为过敏性鼻炎,经对症加减用药后症状消失。根据全性评价标准,本研究干预安全性为2级。结论:1.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患儿临床主症以眨眼、干咳清嗓、喉出单或双音节异声、摇头、鼓肚子等为主,兼症以舌红、胁肋胀痛、大便干、脉弦、口苦等为主;情志偏性以急躁易怒和胆怯易惊最常见,中医证型以气郁化火证最常见。2.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能够有效改善抽动障碍伴焦虑状态(气郁化火证)患儿的抽动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中医证候,并且明显缓解其焦虑状态。3.疏肝泻热、镇静安神法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