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城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从一环到七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城市经济的繁华、优质的教育条件、生活的便捷性,还有隐藏在城市快速发展背后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如都市热岛效应、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等。随着城镇化率进一步增长,城镇常住人口的进一步增多,水资源对城市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暴雨过后,城市内涝造成民众生活困扰、经济受损,天晴后又要面对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希望借开采地下水来解决水资源的供应问题,却发现——地下水长期开采量过大、硬质化的城市下垫面使地下水得不到回补,地下水位已低到告急地步。针对以上困境,急需解决城市雨洪调控问题,海绵城市的生态建设理念以符合解决城市雨洪调控的需求而深入人心。从2012年初步有“海绵城市”的概念,到2016年已有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迅速发展,但仍处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相较于德国、美国、日本还有相当的距离。以龙湖湾别墅区为例,从海绵型居住绿地中水元素的设计出发,通过一个小范围内的设计理论和研究实践工作来抛砖引玉的推动我国其他绿地类型中包含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理念的水元素设计,对进而大范围内推动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有以下结论:(1)住宅绿地中水元素的设计应物尽其用,不能造成水资源使用不合理或是浪费,相应设计措施应包括水资源各方面的需求量估算、水资源使用顺序的合理规划、使用符合节水标准建材等;(2)基于海绵型概念的住宅绿地水元素设计,是“雨水友好型”的水元素设计,通过结合基地条件,来充分践行海绵城市建设中提倡的雨水“滞留、过滤、渗透、净化、回补”,对水文状况已造破坏的地区,可以凭借此方法来一定程度上恢复该区域开发前的水文状况;(3)基于海绵型概念的住宅绿地水元素循环体系是一个合理的、基于自然的、囊括住宅区内所有水元素类型的水循环系统;(4)植物种植设计应与水体景观的营造、水质的净化相结合,突出景观营造与生物净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