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无疑是最为积极、最具活力的因素。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基本战略性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直接决定社会组织中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居于支配地位。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建立一支层次清晰、结构合理、配置科学、动态管理的人才队伍,并通过管理体制和相关机制建设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序管理,全面发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理念,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基本要求。水监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海事事业开始步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这期间,直属海事系统以“船舶适航、船员适任、安全畅通、有效监管、优质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上运输安全监管能力显著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010年5月25日,中央编办下发《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方案的通知》,重新明确海事行政机构职能。随后,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印发《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机构编制规定》,正式启动直属海事系统“三定”工作。在此期间,中国海警局的组建成立使国家海洋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海事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全面履约要求和国内海洋管理体制调整的双重压力,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定位,并根据全面履职需要进一步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以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业务精良的骨干人才队伍为支撑,着力提高海事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结合山东海事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在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套培养高素质骨干人才的有效途径。并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国家、地区以及不同行业和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山东海事局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用战略意识和系统思维构建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打造骨干人才梯队的比较优势,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