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武昌府在全国的政治和经济都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武昌府的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与繁荣。本文以武昌府的政治、经济为背景,探究了明代武昌府文学的发展特点。全文以明代武昌府作家为研究对象,尽可能地对明代的武昌府作家进行全面的研究,文章是从作家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来展开的,希望能够通过对单个作家的研究来展现出明代武昌府文学的发展特点。通过对地方志、文学总集、文学别集等资料的查找,发现明代武昌府共179人,现存诗文别集15种,根据这些资料对作家进行考察。本文正文前有“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武昌府的历史沿革,武昌府的地理环境,武昌府的文化传统,还有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武昌府作家的研究现状的阐述。正文内容则是按时间顺序对作家来进行考察。第一章介绍的是洪武至天顺年间的作家,这一时期有由元入明的作家魏观,还有杨昺、王竑等作家。此时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受到台阁应制诗的影响,另一方面作家的诗作也触及到现实生活的层面,但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抒发。第二章介绍的是成化至正德年间的作家,经历过明初的励精图治后,明朝统治者开始对朝政懈怠,作家们对统治者失去信心,有一部分作家采用了隐居避世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此时的李承箕、李承芳兄弟二人是代表。入朝为官廖道南,也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较为缓慢。第三章介绍的是嘉靖年间的作家。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文人作家,诗文创作数量增多,代表作家有刘景韶、魏裳、吴国伦、朱廷立、方逢时、冯世雍。这一时期的文学受到前后七子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家创作大都有蹈袭前人的特点,是明代武昌府文学最繁荣的时期。第四章是隆庆至崇祯年间的作家。这一时期虽然到了朱明王朝发展的末期,却是武昌府文学发展的繁荣期,也属于繁荣时期。此时涌现了“嘉鱼四才子”和“江夏四贤”,还有王应斗、董暹、邓士亮等为代表的作家。这些作家都经历了明王朝由盛至衰的过程,触发内心的情感,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不仅如此,这些作家很多都有从军的经历,将边关的景色融入诗文中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第五章是介绍明末至清初的作家,这一时期的作家主要是生活在南明王朝,作家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创作进入了衰退期,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数量极少,代表作家有蒙正发、冯之图、周蓼卹。第六章介绍的是明代武昌府的家族作家,分别是汪氏家族和孟氏家族作家。汪氏家族从宋代开始延续到明代,文学成就较大。孟氏家族作家虽每个人都有作品存世,但文学成就较小。第七章介绍的是武昌府僧人作家释如愚和女性作家呼文如,因为其独特的身份,所以单独成一章,是武昌府文学的一大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