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o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是我国物权法体系中特有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九亿农民的立身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流转,现行《物权法》及《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基本上持严格的限制性态度,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生活中,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大量存在,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自然景观丰富的地带,流转已成普遍现象。由于这种隐性自发流转缺少法律规范和指引,导致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既富有现实意义,也富有理论意义。本文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和研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构建文章结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争议提出笔者的观点,即允许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流转,然后进一步分析有条件流转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找出现实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阐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即构建新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设想。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首先通过我国现行法律和理论界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不同表述,笔者将其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享有的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住宅及其他附属设施的权利;然后主要通过现行《物权法》的规定,说明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权利、不动产物权和用益物权;并且由于其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用益物权,因而具有主体限定、客体特定、使用无期限等特征;然后与同为土地使用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了比较和区分。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流转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由当前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争议入手,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即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应当实行有条件的流转。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户籍制度的变革等都为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流转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也符合物权法的发展趋势要求;另外,宅基地使用权有条件流转也具有符合社会需要,维护农民利益,加快城镇化建设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制度功能。第三部分主要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历史进行梳理并通过大量事例对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指出现状中存在诸如宅基地闲置现象严重,宅基地交易纠纷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房地一体主义”得不到保护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由于宅基地无偿使用制度,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的不完善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原因导致了现状中的诸多问题的存在,为第四部分解决问题作铺垫。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设想。首先阐述了笔者关于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有条件流转的基本思路,然后介绍了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完善当前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提出了制度构想。
其他文献
通过对济南艺术市场的部分商铺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从对济南艺术市场的基本情况介绍、济南艺术市场现状的调研分析和济南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展现济南艺术文化产品
毛宗岗通过品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他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的诸多看法,其中很多思想观点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丰富了中国的小说创作理论。本论文采取分析与归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纷纷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行动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正逐渐成为促进教师专
以实施终身体育教育为出发点,以现代课程设置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市7所普通高校有关体育课程设置、体育师资、体育物质
本研究在全面分析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炼出符合现代篮球运动实战要求的先进的训练理念;寻找我国篮球训练界对篮球运动训练理念认识的偏差,从更深层次寻出我
老子阐明了这样一个基本概念:事物运动规律是不断地走向反面。把这一概念数学化,加以演绎、分析,可以发现: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数学方案,只不过是这一模型展开的不同层次而
轮胎检测设备的研究与应用现已成为轮胎产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中又以X光和激光检测最为先进。尤其是激光剪切散斑技术在轮胎气泡的检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以前气泡检测由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改变,许多的国外先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管理会计了,但是相对国外先进企业而言,我国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还是不太重视。因此在企业
作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创作的开山鼻祖,马原为当年的文坛奉献了一大批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文本,如《虚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等。这一批作品奠定了马原先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下,就业压力更加突出,导致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