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酰胆碱(PC)是细胞膜脂质结构的重要成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抗凝血材料和药物载体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本论文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一系列星形聚乳酸-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嵌段聚合物(PLA-b-PMPC)纳米粒子,并对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体外稳定性进行表征,证明了该星形聚合物纳米粒子呈球状,粒径在50~100nm范围内,PBS缓冲溶液环境下的Zeta电位在-1.75mV左右,在两周时间内具有一定的体外稳定性。细胞实验证明纳米粒子具有很低的细胞毒性,且能够被肿瘤细胞吞噬。本论文通过接触角测试,对星形聚合物纳米粒子表面的亲水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PLA-b-PMPC聚合物上的臂数的增加,聚合物纳米粒子表面的亲水性越来越强。通过调和平均法计算出纳米粒子的表面能,两臂和三臂星形聚合物PLA-b-PMPC纳米粒子固体表面能最大,达到了72.6mN/m。随着星形PLA-b-PMPC嵌段聚合物上的聚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磷酰胆碱(PMPC)的支化度的增加,聚合物纳米粒子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吸附量都有了显著的减少。最后本论文通过动物实验对PLA-b-PMPC纳米粒子进行体内评价,主要有血液循环,组织分布和纳米粒子的肿瘤渗透。实验结果显示,与mPEG-PLA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相比,三臂的星形PLA-b-PMPC聚合物纳米粒子具有较长循环时间。组织切片和活体动物成像实验证明,三臂的星形PLA-b-PMPC聚合物纳米粒子经过尾静脉注射到接种肝癌肿瘤的小鼠后,纳米粒子能被动靶向到肿瘤部位,而且在脾脏中的含量很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三臂超支化星形PLA-b-PMPC聚合物纳米粒子适合于用作疏水性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具有被动靶向传递药物到肿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