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国际化经营是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开展国际化经营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在选取目标市场方面,欧盟无论在市场容量、比较优势、市场机会,还是与我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都占有先机。本文从企业国际化理论开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欧盟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可行性及欧盟市场的特点,借鉴欧盟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就如何使我国中小企业在欧盟更好的开展国际化经营提出了构想。据此,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国际化理论发展介绍。主要介绍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出口行为论,经营国际化的带动论,以及网络模型、创新模型、法默-里奇曼模型、国际化四要素模型、国际化的内外向联系模型等。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从我国与欧盟长期以来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往来情况,阐明我国中小企业在欧盟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现实意义;从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国际化经营的现状、自身的优劣势及外部环境的发展障碍等方面,对其在欧盟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阐述了欧盟对中小企业发展创造的一些条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应与欧盟中小企业加强合作,以便于充分利用之,加速国际化进程。 第三章:欧盟市场因素分析。本章从欧盟历史环境、营销环境、欧盟市场特点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对欧盟市场规模、结构、开放程度、对外投资意欲、开发援助政策、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环境、技术性贸易措施、普惠税、反倾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欧盟市场的这些因素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第四章:我国中小企业在欧盟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构想。按照国际化阶段理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应该以出口为主,经过发展壮大之后,逐渐在国外建立销售机构,最后建立子公司。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首先应该重视出口的发展,大力发展对欧盟的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商品的质与量。而后,可以考虑与欧盟中小企业的合作问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可以采取OEM(贴牌生产)的方式,利用欧盟中小企业的品牌和销售渠道开拓欧盟市场;而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则可以考虑与欧盟中小企业在技术方面展开合作。最后,笔者提出了我国政府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在欧盟开展国际化经营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本文从以上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可行性参考。由于这一课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前瞻性,加上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教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