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原》是托·斯·艾略特的代表作,该诗彻底打破了以往的文学传统。“复调”思想是巴赫金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本文透过巴赫金的复调思想这个独特的视角解读《荒原》,发现在《荒原》一诗隐含了众多的声音。如在第一章《四月的葬礼》中隐含了神谕的声音和世俗的声音;过去的声音,现在的声音和未来的声音;人物的声音作者的声音。在第二章《对弈》中隐含了神话的声音和现实的声音,男性的声音和女性的声音;神圣不可侵犯的声音和亵渎的声音。在第三章《火诫》中隐含了严肃的和讽刺的声音,长者的声音和幼者的声音;佛教的观点和基督教的教义。在第五章《雷霆的话》中隐含了社会的声音和宗教的声音,以及DA这个词体现的多声部的复调特点。《荒原》一诗中多元的声音蕴含着颠覆权威的力量,有助于重建疲惫无力的战后社会。隐含在《荒原》中众多平民阶层的声音旨在颠覆疲惫无力的官方话语。
通过巴赫金复调理论对艾略特《荒原》一诗的解读不难发现,诗歌字里行间里隐含着众多声音。《荒原》里的所有声音都是平等的,它们从占统治地位的权威声音中脱离出来,自由的发表各自的看法,体现出《荒原》中蕴含的民主思想。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艾略特的生平、艾略特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荒原》以及《荒原》一诗的社会背景。第二章总结了东西方文学批评界对艾略特《荒原》一诗的研究评论。第三章的理论框架简单阐释了巴赫金的复调思想。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就《荒原》每一章的复调特色逐一解析。第五章阐述了在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视角下,《荒原》一诗显现出的社会价值。第六章得出结论:《荒原》中复义的声音中蕴含着颠覆的力量有助于实现明主理想,重建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