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铅基钙钛矿的稳稳定性研究及其改善策略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N_cntj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SolarCells,PSCs)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转换效率(Power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已经达到了 22.1%,可以媲美于其它商业化应用的太阳能电池(SolarCells,SCs)。虽然性能优异,但PSCs的两个不足之处:长期的不稳定性和含有重元素铅(Pb),已经成为其实际应用的最大瓶颈。人们尝试用其它环境友好的金属元素替换Pb,但无Pb PSCs的性能都不尽人意。实际上PSCs中Pb元素的危害性与自身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即主要源自于Pb基钙钛矿发生降解产生Pb离子游离进入周围环境。如果稳定性问题得以解决,即便PSCs含有Pb元素,也不会对人类和环境构成多大危害。针对PSCs在潮湿环境下不稳定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并证实了一种改善策略,即利用具有双官能团的有机分子甘氨酸(Glycine,GLy)来合成2D钙钛矿材料,通过官能团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实现相邻有机分子之间的交链,最终获得在潮湿环境下拥有较高稳定性的2D钙钛矿。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I)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PSCs的发展历程、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钙钛矿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技术;PSCs的降解机理、稳定性的改善措施和面临的挑战。(2)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研究的实验部分。叙述了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仪器、化学试剂和反应原料。描述了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和耐湿性测试等分析表征方法以及装置和参数。(3)第三章主要描述了研究过程并详细讨论了实验结果。首先制备出缩合前的GLy2PbI4薄膜和缩合后的GLy2PbI4-DCC薄膜,然后用XRD、SEM、TEM、UV-Vis-NIR和XPS分别表征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光谱、电子结合能等,用耐湿性实验表征材料的稳定性。耐湿性测试结果显示GLy2PbI4薄膜遇到水汽后立即发生降解并产生PbI2,而GLy2PbI4-DCC薄膜没有明显变化,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XPS结果表明GLy2PbI4-DCC薄膜中GLy分子的-COOH和-NH3+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了稳定的-CO-NH2+键,这是其稳定性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正>回望60年中国奋斗历程,会产生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感。60年中一代又一代人出生、成长,一代又一代人衰老、死亡。无论有怎样的困难与磨难,这个国家奔向文明富裕的脚步永不
期刊
目的:探讨卵巢癌耐药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其耐药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流式细胞术(FCM)、MTT等检测方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