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os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不仅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而且是其逻辑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改革发展成果显著,并且已经从传统的供给导向型转变为需求导向型。因此,消费需求的扩大对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消费需求不再仅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且更多的被看作经济运行的前提。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发生了跨越式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逐渐升级。当前正处于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居民家庭生活费的支出构成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近年来重庆居民消费也出现了低迷徘徊的状况,居民消费呈现出相应的特征,比如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率下降、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结构升级等等。重庆市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降低,2008年已降到十几年来的最低点,可见,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未能带来居民消费的同步增长。无论是最终消费率还是居民消费率都呈现下降趋势,可见居民消费在支撑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增长。这充分说明了重庆市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增长乏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的现状,同时也反映出我市扩大消费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尤其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析重庆市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倾向,消费率及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可以为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并达到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个人收入增长,最终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目的。本论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对西方学者关于消费问题的主要经济理论和国内学者研究消费函数问题采用的方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接着分析了重庆市目前居民消费情况的现状,对重庆市居民消费率、消费增长率、消费倾向及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的分析,得出目前重庆市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结论。接下来本文分析了导致重庆市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居民收入整体水平较低、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消费者支出预期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一系列非收入影响因素,如消费环境不佳,城镇化水平较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供给结构、优化消费环境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观察补肾中药对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储备机能、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的基础上,从各内分泌轴不同层次的机能和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变化,探讨了补肾中药的作用机理。认为衰老时
本文对心理应激理论进行透视,旨在促进人们对应激内涵的认识、对心理应激源种类的把握以及对心理中介因素调节作用的明晰,阐述了心理应激调节策略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专项资金作为国家资金,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专项资金作为完成某一特定工作或某一事业发展目标而专门资金,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改
党的十九大宣告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的转化和表现,标示着党和国家对各条工作战线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相应地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而发生新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与外延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展开,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新思潮,是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在德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和推广,它代表了当今国际上职业教育领域内一种先进的教学
民间巧女故事一直流传于中国各民族间 ,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男尊女卑传统里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巧女故事数量多 ,内容上也可分为多种类型 ;并且在艺术特色上 ,不同民族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视角关注中国问题的性别传播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政策法规、堕产女婴、古代性别理念以及"文化双性同体"等形象的考察,对中国性别传播的政
<正>在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五周年之际,回顾我省地方志工作几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深刻理解和深入贯彻执行,对于推进新形
<正>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铺天盖地的通俗文学作品,只是一种海水似的无声浸漫,并没能形成大潮和主潮,只有数量的显赫而无高质量的代表作。既少了点技巧,也少了点艺术内容的冲击
期刊
扎实做好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审查职能,取得项目建设"三项控制"的最佳效果,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