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变量。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制度变量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本文从制度变量入手,研究分析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制度创新问题。文章通过对制度及制度创新理论的研究,提出制度创新对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融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分析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最后在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和融资制度现状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和两个具体制度安排的创新对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由导论和七章主体内容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为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的新角度,分析了从制度和制度创新角度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的目的和意义,从而为整个研究工作定位。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基本理论部分。理清基本范畴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并对前人关于融资和制度创新的理论进行探源分析,这是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的必要前提。论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着重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和融资制度的基本内涵。其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于融资和制度与制度创新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为全文提供理论准备。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选择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分析。与传统产业不同,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产业特征和产业环境迅速变化的产业群,这些变化将导致其融资活动的显著变化。基于这些原因,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制度具有较强的变动性,并不断地反映出特定的产业组织形式、经济、文化、技术环境、技术发展阶段和政府产业发展战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第三章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经济学特征,从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需求量及其有别于传统产业的融资特性做出分析和预测。第四章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别从哲学和制度经济学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环境进行分析,并将融资环境扩展到国际范围进行研究。第四部分即第五章,是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作为融资制度外部环境的经济制度、金融制度等正在不断发生变<WP=6>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制度变迁与创新正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动态背景下进行的。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必然要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总体上来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的演进过程与整个国家融资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经历了一个从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过渡到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并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过渡的过程。第五部分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主要论述融资制度创新问题。这部分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从整体配套和重点突破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第六章从整体配套的角度,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制度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即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模式引导下,以市场化改革为制度创新的内在推动力量,逐步推进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形成,从而有效提高融资体系的运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后,根据我国宏观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制度约束,提出了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目标的具体路径选择。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就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需要重点突破的两个方面——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从制度创新角度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这部分是对第六章的深化、细化和补充,从而形成重点突出、相互协调的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制度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