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干旱指标建立与干旱频率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y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的研究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从干旱形式上来划分,包括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水文干旱与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关系紧密,更能反映实际的干旱情况,但在现实情况下却受关注较少。水文干旱是各种干旱类型的终极表现形式,是气象和农业干旱的延续,水文干旱的发生意味着水分亏缺已经十分严重。从汾河上游流域资料分析着手,以径流分配特征为出发点,通过特征值、分配曲线了解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性,可知汾河上游年内分配比较均匀、年际分配不均,有四个显著连续枯水期和三个显著连续丰水期;基于集对分析、条件概率和Markov过程分析年径流单一和连续丰枯特性,结果表明:单独出现偏枯的概率为38%,汾河上游最容易发生连续枯水,发生连续平水的概率次之,连续丰水的发生概率最低。借助资料分析,充分了解研究区域水文丰枯特性,既为水文干旱的研究铺垫,又对干旱有了初步认识。水文干旱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干旱的评价指标,类似于气象干旱指标的建立过程,基于偏态分布概率统计方法,计算标准径流指数SRI;采用回归拟合和假设检验,确定SRI与SPI显著线性相关;以相关系数作为修正系数对SRI进行修正,确定干旱等级。结果表明,由径流资料得出的水文干旱指标合理且有效,标准径流指数的综合修正系数具有流域特性。水文干旱研究的目标是计算干旱特征变量分布概率与重现期。干旱频率分析采用Copula函数,首先基于游程理论提取干旱序列,然后构造汾河上游的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型——二维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最后通过离差最小准则、AIC和BIC最小等方法选择最优Copula为Clayton Copula,计算参数得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分布以及联合重现期。
其他文献
灵芝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贵中药,是一种药食两用大型真菌。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灵芝多糖为代表,能够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肝炎、哮喘等疾病,在医疗、保健、工业生产中都有极大意义与价值。磷脂酶D是一类具有水解和转磷脂活性的磷脂酰胆碱酶,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主要被应用于磷脂改性及稀有磷脂制备,是一种具极大应用价值的酶。利用微生物液态发酵生产磷脂酶D,与从动植物体内分离磷脂酶D相比,具有生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