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教师是大学的灵魂,是高等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元素。正如梅贻琦教授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国人用以评论大学而引用频率最高的话,道出了一所好大学的实质:卓越的大学应当拥有杰出的教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大学教师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历结构也在逐年提高。然而,大学教师人数多了、学历高了,特立独行、学问和情趣兼备,富有个性魅力的大师却相对少了。而且有些大学教师对职业个性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颇,将其等同于不要职业规范的为所欲为。因此,笔者将论文选题定为“大学教师应有的职业个性”。希望通过分析大学教师职业的特点,从不同的维度探讨大学教师应有的职业个性。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个性和职业个性的概念界定,二是对大学教师应有职业个性的研究意义进行论述。“人的个性就是个体独特的社会性。”①职业个性是在从业者已有个性的基础上,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通过职业培训、环境熏陶和个人努力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社会性。简而言之,职业个性就是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独特的社会性。研究大学教师应有的职业个性,不仅可以近一步丰富职业个性的相关理论,而且对于全面理解大学教师的职业个性,促进特色高校的建设、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教师职业幸福的获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论文分别从道德个性、知识个性、教学个性、科研个性、思想个性等五个方面构建大学教师应有的职业个性。道德个性是大学教师职业个性之首,包括大爱于心、学术在诚、师友有亲,其中爱是核心,诚是基础,亲是原则;知识个性是大学教师应有职业个性之本,其中广博和精深是知识个性的静态表现,继承和发展是知识个性的动态优化,求真与化智是知识个性的整体提升;教学个性和科研个性是大学教师应有职业个性的双翼,其中教学个性包括教学理念的明确先进、教学方法的灵活开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科研个性包括守望学术、甘于寂寞的科研态度,教研统一、敏于创新的科研过程,服务教学、造福社会的成果应用;思想个性是大学教师应有职业个性的最高境界,包括基于现实、超越现实的思维视角,独立自由、理性思辨的思想方式,文以载道、述以传道对思想的表达和弘扬。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日后的深入研究进行展望。职业个性其特点和本质更多体现的是个性的共同性、社会性。大学教师的职业个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良好职业个性的培养和塑造需要彼此兼顾、整体提高。大学教师职业个性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本文仅是研究者在一定主客观条件制约下所取得的相对认识,它有待于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