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环境应激暴露对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影响 ——以唐山大地震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早年环境应激暴露对个体精神分裂症发易感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时期暴露个体的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差异。方法:本次调查以唐山大地震为调查背景,按照唐山群众出生时间与地震发生时间的关系建立未暴露队列和早年地震暴露队列(根据暴露时期差异建立幼儿期、婴儿期、胎儿期地震暴露组;根据母亲妊娠时期不同建立母孕早期、中期、晚期地震暴露组),开展队列研究。根据河北省统计年鉴获得唐山市总体人口特征,以国际疾病分类(ICD)、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为诊断标准,根据精神专科医院的病历资料,获得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特征,并将其纳入相应队列中。按队列探究各组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RR)及发病特征。结果:1.本研究对在1972年-1981年出生于唐山的423960名居民进行调查,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3312例。其中未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103653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623例;早年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320307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2689例;亚组中:幼儿期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170088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316例;婴儿期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78958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710例;胎儿期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71261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663例;母孕早期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21712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83例;母孕中期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28213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310例;母孕晚期地震暴露队列共有居民21336名,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170例。2.早年地震暴露经历与个体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早年经历地震暴露的个体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显著增高(RR=1.40,95%CI:1.28,1.53),其中母孕中期地震暴露队列的个体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最高(RR=1.84,95%CI:1.60,2.11);性别分析中,男性个体的婴儿期(2=13.52,p<0.001)、母孕早期(2=16.25,p<0.001)地震暴露经历对发病风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个体的幼儿期(2=45.64,p<0.001)、婴儿期(2=38.81,p<0.001)、母孕中期(2=33.69,p<0.001)、母孕晚期(2=16.92,p<0.001)的地震暴露经历对发病风险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3.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地震暴露经历与自伤发生率: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是否地震暴露与自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2,p=0.078),亚组分析中,仅幼儿期地震暴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发生风险显著性升高(RR=1.63,95%CI:1.09,2.44);性别分析中,幼儿期存在地震暴露经历男性精神裂症患者自伤发生风险显著增高(RR=1.85,95%CI:1.02,3.36),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任何时期早年地震暴露经历均与自伤发生情况无相关性。4.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年地震暴露经历与自杀发生率:早年地震暴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率显著升高(2=10.49,p=0.004),亚组中,幼儿期(2=6.96,p=0.008)、胎儿期(2=21.90,p<0.001)地震暴露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早年地震暴露经历与自杀行为级别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8.43,p=0.004),自杀行为级别随地震暴露时年龄的降低而增加(RR=0.068,p<0.001);性别分析中,早年地震暴露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发生风险显著增高(RR=1.83,95%CI:1.53,2.69),女性患者的早年地震暴露经历对自杀发生风险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5.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病年龄与早年地震暴露经历存在相关性(U=341079,p<0.001),早年地震暴露的精神分裂症个体首次发病年龄更早。结论:早年地震暴露经历对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存在一定影响,且影响具有性别差异。早年不同时期地震暴露经历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不同。早年地震暴露经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伤、自杀发生情况有影响,且影响具有性别差异。早年地震暴露经历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有关。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并用和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成为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及个体化精准治疗已成为保证乳腺癌患者良好预后的核心因素,然而在临床中,由于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征不典型,甚至在影像学中会出现与良性肿块类似的表
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肿瘤的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之后出现的新型治疗方法,为彻底根除癌症带来了希望。肿瘤疫苗通过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相比于其他免疫疗法具有更低的毒副作用。但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存在的免疫抑制现象是导致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差的一大主要因素,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发展的影响。一个词也常被提及,即为“原生家庭”。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后,6到7年内的所有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长的陪伴中度过的。而儿童教育学表明这段时间正处于儿童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儿童教育可以开发人类的巨大潜能。而儿童作为国家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社会义务抚育好下一代。虽然现在的学前教育有渐渐社会化的趋势,但是学龄前的家庭教育仍然非常重要。
目的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探究母亲妊娠时经历地震应激与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并从基因水平探讨rs2238032与精神分裂症及产前应激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方法1.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为唐山1972年8月-1981年5月出生于唐山的人群(地震前4年以及地震后4年),队列总人群通过政府公布的资料获得,根据母亲妊娠时是否经历地震暴露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即对照组,并根据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缓解情况,并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方案进行比较,评估他克莫司单药治疗IMN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前瞻性入组。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于河北大
目的:探讨将双肺12区肺脏超声评分法与双肺8区肺脏超声评分法用于判定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期望优选出评估NRDS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NRDS后疗效监测的肺脏超声评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保定地区成人慢性肾脏病5期(CKD5)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以丰富CKD5期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为该地区制定慢性肾脏病防治策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合理配置肾脏病医疗卫生资源等提供依据。方法:以保定市某三甲医院作为研究现场,收集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全部CKD5期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包括人口学特征、居住地、出入院时间、出院诊断、治
目的:探究不同种类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医院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段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临床短期效果与长期预后是否有差别。方法:采集自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约在AMI发生后第2周、第3周、第4周行CABG的93例AMI患者的围术期各类数据
目的:通过建立并研究兔肝纤维化模型,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及肝动脉阻力指数(Hepatic artery resistive index,HARI)对兔肝各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机制及相关性。方法: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即A、B、C、D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共6只,B、C、D三组为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予
目的:评估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h HF,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failure)风险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地搜索Pub Med、Embase、Clinical Trials.gov和Cochrane Libray数据库,搜索截至日期到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