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建设中,城乡之间的发展由于差异性较大,遗留问题较多。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当今热门话题。美丽乡村的建设讲究的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乡村的生态系统和乡村资源的功能中所体现,同时更要通过具有文化象征和精神含义的物质作为载体,这些的载体就是中国乡村在上千年的演化与发展当中形成的乡村特色。只有通过解决乡村建设中乡村特色营造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乡村的传统历史文脉以及维护人们的精神家园。本文以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的乡村特色营造的创作方法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乡村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中如何营造乡村特色,并将艺术创作的理论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实践当中指导设计创作。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绪论。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搭建研究框架。第二阶段,乡村特色及其传统民居营造的价值。对乡村特色及传统民居进行释义,并总结归纳乡村特色的构成要素以及设计要点,解释了乡村特色营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对乡村特色营造的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乡村特色营造实践的相关案例进行了剖析。第三阶段,艺术创作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导入。本阶段对艺术创作进行了解读,以及艺术创作的主题与艺术创作的特点的解析,提炼归纳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并分析环境艺术实践中的导入艺术创作的特征。第四阶段,具有豫南乡村特色的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的探索。这个阶段针对设计创作的背景与项目现状进行剖析,并对艺术创作中相关问题进行探析,最后结合艺术创作的理论方法对“韩千岁府”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创作。第五阶段,结语。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成果和结论,并对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的乡村特色营造的创作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