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豫南乡村特色的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探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fanglong198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建设中,城乡之间的发展由于差异性较大,遗留问题较多。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当今热门话题。美丽乡村的建设讲究的是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在乡村的生态系统和乡村资源的功能中所体现,同时更要通过具有文化象征和精神含义的物质作为载体,这些的载体就是中国乡村在上千年的演化与发展当中形成的乡村特色。只有通过解决乡村建设中乡村特色营造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延续和发展乡村的传统历史文脉以及维护人们的精神家园。本文以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的乡村特色营造的创作方法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乡村环境艺术设计创作中如何营造乡村特色,并将艺术创作的理论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实践当中指导设计创作。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绪论。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搭建研究框架。第二阶段,乡村特色及其传统民居营造的价值。对乡村特色及传统民居进行释义,并总结归纳乡村特色的构成要素以及设计要点,解释了乡村特色营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对乡村特色营造的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乡村特色营造实践的相关案例进行了剖析。第三阶段,艺术创作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实践中的导入。本阶段对艺术创作进行了解读,以及艺术创作的主题与艺术创作的特点的解析,提炼归纳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并分析环境艺术实践中的导入艺术创作的特征。第四阶段,具有豫南乡村特色的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实践的探索。这个阶段针对设计创作的背景与项目现状进行剖析,并对艺术创作中相关问题进行探析,最后结合艺术创作的理论方法对“韩千岁府”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创作。第五阶段,结语。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成果和结论,并对传统民居环境艺术设计的乡村特色营造的创作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推行教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成为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性课题。文章探索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以职业导向、设计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阳春三月,国家住建部连发三道政策"令牌",道道剑指装配式建筑,旨在力推装配式建筑全面升级。作为建筑产业升级换代的新生力量,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组合拳
大理市,地处滇缅公路要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疆文化名城。她以明媚秀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和盛产优良大理石著称中外。全市辖区面积二百五十平方公里,人口十一万。随着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毛泽东在中央军委会上多次强调,把国防建设需要与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已有的工业、技术基础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能满足未来战争的基本需要,又不过多占用国家宝贵的建设资金,把有限
一、前言沿海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经常受到海水干湿交替的作用,因而钢筋往往会发生腐蚀,尤其在平均高潮位附近锈蚀最甚。调查我国南方沿海25座码头,发现有74%发生了不同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