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在“唯GDP”政绩考核体系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将精力过多地倾注到了经济建设上而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不够,在环境保护方面留下了许多欠账。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央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需要政绩考核这个“指挥棒”从经济发展转向生态文明建设。很明显,聚焦于经济层面的政绩考核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绿色政绩考核越来越为人所重视。河南省经济体量大,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严峻。跟随着国家绿色考核实践的脚步,1995年河南省绿色政绩考核开始起步,逐步发展。二十多年的实践,提高了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构建了初步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也促进了地方环境质量的改善。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仍广泛存在,基础薄弱的河南省所面对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绿色政绩考核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困境。本文回顾了河南省绿色政绩考核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河南省绿色政绩考核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为了更加直观地对考核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手工整理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119位书记、市长的任职时间,梳理统计了河南省2005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和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5—2015年环境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2008年以来经济社会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结果、部分官员交流晋升情况等。从中可以发现,河南省绿色政绩考核在落实效果上存在着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不全面不均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形成有机统一、现行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内的单项考核没有形成统一关系、现行考核模式“运动式”特征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没有完全树立、绿色考核的评价周期有所错位、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没有完全建成、精细化的保障制度相对缺失、绿色政绩考核结果运用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围绕着充分发挥好绿色政绩考核作用,本文结合河南省实际,尝试从强化绿色政绩考核的理念建设、健全绿色政绩考核的方法体系、完善绿色政绩考核的运行机制、夯实绿色政绩考核的保障措施等4个大的方面入手,探索解决现行考核机制执行困境的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进一步优化河南省绿色政绩考核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