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研究当代环境装置艺术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n_830511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置艺术一直以对传统的反叛与颠覆作为创作理念,选用的题材一般都是关注当下社会中人的状态,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等等社会热点,而装置艺术也有人称之为环境艺术,或者从某种意义上,环境艺术就是装置艺术在公共环境中的展示,这就决定了从它产生之初就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装置艺术作为物质存在,将装置艺术家作为社会主体,结合两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研究装置艺术如何从观念上走向“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是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首先出现,被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诠释后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也就是人生活在地球上,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来创造,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把“诗意的栖居”这一概念与环境装置艺术相联系,研究环境装置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包括对环境装置艺术特有的社会功能的研究来探讨在环境装置艺术中植入这一理念进行创作的必要性。   本文对中国的当代环境装置艺术发展与“诗意的栖居”这一观念的联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海德格尔和中国传统哲学中老庄的哲学观及马克思的生态哲学观的分析理解,结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通过对当下流行的“低碳艺术”及世博会的主要场馆中的诗意性进行分析研究,来探讨当代环境艺术家们的环境装置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诗意的栖居”这一概念与环境装置发展的新方向。  
其他文献
导向符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空间环境向人们传达信息的一种媒介,它的出现规范了人类不断扩大和日益复杂的空间秩序,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大多数情
时沙龙音乐的繁荣背景和钢琴小品体裁的发展脉络,试论对其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对八首小品做简单的作品介绍,进行音乐本体分析及总结其创作风格和特征。第三部分从教学角
期刊
作为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乐派最为伟大的作曲家之一,门德尔松的作品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精髓,用古典的创作手法表现出富于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用“纯粹的”音乐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