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但是用新课标(2011年版)的理念来审视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师生关系淡漠以及地理评估效果差等问题。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大理论基础之一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改变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并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笔者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采取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围绕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多元地理教学环境的创设、初中生地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地理学习中初中生的智能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案例分析、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多元地理教学环境的创设,对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本文提出创设肢体学习的教学环境、视觉化的学习环境、自我感知的学习环境、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实践后,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和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变化。2.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充分了解和掌握初中生的地理学习现状和智能发展情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本文以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例,调查分析了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地理学习现状和智能发展状况。结果发现:①初中生的学科倾向既呈集中性又呈广泛性,喜欢学习地理的学生较少;②初中生学习地理的态度和方法具有确定性和可塑性;③初中生地理学习中的智能发展水平(或倾向)有高有低,七年级学生的智能强项是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的发展一般,智能弱项是身体运动智能和自省智能;④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地理学习中智能发展的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教师应充分注意各年级学生的差异。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成效显著。本文结合实践过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生的表现,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融洽而热烈,当堂练习显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比较好。同时,从反馈结果来看,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地理课。本文的独到之处表现在:(1)教学环境作为现代教学的八大要素之一,常常被教师、管理者忽视。针对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笔者提出创设多元的地理教学环境,有利于改变地理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并为地理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有关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和参考。(2)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地理学习中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情况(水平或倾向),并对此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原因、得出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今后研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