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咽旁间隙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5%,其中良性约占80%,恶性约占20%。咽旁间隙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长大,可导致多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目前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手术入路包括经口内入路、经颈部入路、经颈侧腮腺入路,经颈-咽联合入路,经颈联合下颌骨裂开,颞下窝入路,上颌骨外旋入路及侧颅底入路等。尽管切除咽旁间隙肿瘤的入路有很多种,均难以达到既保证最低复发率,又没有疤痕,以及避免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之理想目标。所有的外侧入路均会留下颈部和/或面部的疤痕。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6年来收治的20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资料,探讨内镜辅助口内入路摘除咽旁间隙肿瘤的适应证、禁忌症、手术技巧和优缺点。研究目的:比较内镜辅助口内入路与经颈部入路摘除咽旁间隙肿瘤的疗效差异,探讨内镜辅助口内入路摘除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技巧、适应症、禁忌症和优缺点。方法和材料: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分成观察组5例采用内镜辅助口内入路和对照组15采用经颈部入路。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肿瘤全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无疤痕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Fisher的精确检验,定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27.009.08)分钟,术中出血(86.0012.94)毫升,住院时间(5.800.84)天;对照组:手术时间(128.0011.46)分钟,术中出血(235.6715.80)毫升,住院时间(9.070.88)天;两组肿瘤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月-5年均无复发。比较两组肿瘤全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辅助口内入路和颈部入路均能有效的摘除咽旁间隙肿瘤。内镜辅助口内入路较颈部入路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方面有明显优势。内镜辅助口内入路最大的优点是能保存颜面部美观,符合微创美容的特点。内镜辅助口内入路适用于位于颈动脉鞘内侧及前内侧的良性肿瘤,不适用于包绕颈动脉鞘内结构的肿瘤,以及位于颈动脉鞘外侧和后外侧的肿瘤。内镜辅助口内入路可用于咽旁间隙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