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81属于四跨膜蛋白超家族,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是细胞内外信号传递的重要桥梁。CD81以分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与B细胞表面,在T细胞表面与CD4和CD8相关,CD81参与形成免疫突触,在适应性免疫和先天免疫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CD81具有HCV-E2的结合位点,而成为HCV的受体,进而成为研究HCV的靶向位点,为预防和诊疗提供科学依据。目前,针对CD81的研究主要局限于高等脊椎动物,而在古老的脊椎动物中研究甚少。七鳃鳗作为无颌类脊椎动物,一直被看作是研究低等脊椎动物的重要生物。因在幼体七鳃鳗中发现了可变淋巴受体VLRs(VLRA、VLRB、VLRC)的存在更受到广泛关注,可变淋巴受体可能是适应性免疫的起源。因此,研究七鳃鳗体内的CD81对于探讨七鳃鳗免疫应答相关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因蛋白酶切和纯化需要,将表达载体pCold TF进行改造,利用多点突变的方法将载体上原有的His标签替换掉,在七鳃鳗体内克隆得到的Lja-CD81的ORF区的3’端重新添加His标签。并成功将Lja-CD81亚克隆到改造后的表达载体pCold TF上,进行可溶蛋白的诱导表达。通过Factor Xa蛋白酶,酶切纯化得到的连有表达载体的Lja-CD81蛋白,而得到不含助溶标签(TF)的Lja-CD81蛋白。通过抗原设计软件,选取合适的多肽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ja-CD81在七鳃鳗白细胞、髓样小体和鳃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观察Lja-CD81在单个核白细胞中的定位情况,并比较对照组和免疫刺激组中Lja-CD81的定位变化。同时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Lja-CD81和可变淋巴受体VLRs在免疫刺激前后的表达量以及共定位情况。最后,利用免疫沉淀,试图寻求在七鳃鳗白细胞、髓样小体和鳃的总蛋白中与Lja-CD81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表明,Lja-CD81在加强免疫第三天的白细胞和髓样小体中表达量明显升高。针对免疫相关组织,分时间点加强免疫刺激时发现在白细胞和鳃中加强免疫12h的表达量较高,在髓样小体中,加强免疫18h的表达量较高。说明Lja-CD81可能参与相关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过程而表达量升高。免疫荧光结果表明CD81定位于细胞膜上,在免疫刺激后出现不均匀表达的极化现象,可能与在七鳃鳗体内形成类似于免疫突触的结构有关。且Lja-CD81与VLRs的共定位比例在免疫刺激后明显升高,进一步说明了Lja-CD81参与七鳃鳗体内的相过免疫应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