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乐园的产生同城市绿地和城市公园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也和地方政府对于人民活动、休闲的重视程度有关,通过对大、小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像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的孩子可能见都没见过游乐设施为何物,但是像在大城市生活的孩子对游乐设施却是好数家珍。儿童主题公园通常是福利意义,不以商业性盈利为目的,是公众对儿童关怀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高投资、高管理、高要求的外部空间载体。儿童主题公园有明确的场地,独立的经营主题和经营主体,清晰的道路系统和游乐分区,较为完善的设施和建筑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儿童公园现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很多的儿童公园出现“老龄化”的现象,各类的配置不完善,场地狭小,娱乐设备陈旧老化,绿化和娱乐设施的面积均不达标。有些公园几乎处于关闭的阶段,极少适合儿童游玩。虽然在一些城市大公园比较普遍地设置了儿童游戏区,居住区内的儿童活动区设置则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大发展之后才得到重视的。一般在公园或者绿地中儿童活动区的设施都是比较简单的,而且不常更换,且大量的儿童活动设施,其维护和管理都存在较多的难点,出于安全、维护的要求,许多场所都采用了一种封闭性管理或者听之任之的放任管理,导致儿童乐园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儿童也得不到最好的服务。“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使太多的儿童家长,一方面对孩子溺爱,含在嘴里怕化,捏在手里怕坏;另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家长过度保护而忽视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再者,对城市儿童来说从小生活在一个人工环境中,与自然脱离,被迫习惯将拥挤的街道、居住区和城市广场作为玩耍的场地,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商业化的经营儿童乐园和功能化的设计虽然能够满足儿童的使用,但未必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因此本文以“人与自然结合”的儿童活动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让儿童亲近自然以及学会如何探索自然。儿童游乐园是儿童游戏的聚集地,不管是人造的游乐设施还是天然的像流水、山地、沙石等自然物,都在儿童游戏中起到了不可缺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游戏活动而言,游戏园是一个催化剂。尽管大多数人认同儿童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忽视了游戏园对于儿童游戏开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儿童主题公园作为儿童最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在儿童的成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儿童可以接受更多的信息,表达更多的愿望,得到更多的施展机会,更多地创造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