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实验通过贴补治疗豚鼠创伤性鼓膜穿孔模型,观察血竭蜈蚣油对模型豚鼠穿孔鼓膜修复情况的影响,通过检测用药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豚鼠鼓膜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及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的组织含量,从而探讨血竭蜈蚣油贴补治疗创伤性鼓膜穿孔的机制。
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豚鼠编号,并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血竭蜈蚣油组、血竭甘油组、蜈蚣甘油组、甘油组,空白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其余5组豚鼠使用乙醚麻醉满意后,用酒精棉签消毒并清理双侧外耳道,在耳显微镜下,用灼热针尖灼烧豚鼠鼓膜紧张部以制造创伤性鼓膜穿孔模型,使鼓膜穿孔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50%,造模成功后每日按5万U/100g标准肌肉注射青霉素钠,连续用药5天。造模成功次日将5组豚鼠分别使用乙醚麻醉后,在耳显微镜下消毒并清理外耳道,观察各组豚鼠造模情况,其中模型组不予处理,其余4组使用浸有相对应药物的贴膜进行贴补治疗,次日开始各组每日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滴耳,并每隔4天更换一次贴膜。在造模成功后的第3、5、7、10、14天,每个组随机选取2只豚鼠处死并取出完整的鼓膜,经组织匀浆及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s,ELISA)测定鼓膜组织中PDGF和LMWH的含量。将各组剩余的2只豚鼠于第14天处死,其鼓膜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鼓膜3层组织的生长情况。对测得的ELISA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经过贴补治疗的四组豚鼠,其穿孔鼓膜多在十天左右愈合,第14天血竭蜈蚣油组愈合的鼓膜在外观上与正常鼓膜基本相同,而模型组鼓膜穿孔未完全愈合,且鼓膜较正常鼓膜薄。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经HE染色的鼓膜组织切片,发现血竭蜈蚣油组豚鼠愈合的鼓膜,其鼓膜的纤维组织层生长致密,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豚鼠新生鼓膜较薄,其纤维组织层生长不良,细胞排列不齐。而血竭甘油组、蜈蚣甘油组及甘油组3组豚鼠新生鼓膜纤维组织层生长状况及细胞排列整齐度较血竭蜈蚣油组稍差,但都优于模型组。
3.ELISA测得各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经统计学分析示模型组与空白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竭蜈蚣油组与模型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竭蜈蚣油组与血竭甘油组、蜈蚣甘油组、甘油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竭蜈蚣油可以通过提高鼓膜组织修复过程中PDGF、LMWH的含量,来促进模型豚鼠穿孔鼓膜的修复,尤其对新生鼓膜纤维组织层的生长作用明显,并使纤维组织细胞有序排列。
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豚鼠编号,并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血竭蜈蚣油组、血竭甘油组、蜈蚣甘油组、甘油组,空白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将其余5组豚鼠使用乙醚麻醉满意后,用酒精棉签消毒并清理双侧外耳道,在耳显微镜下,用灼热针尖灼烧豚鼠鼓膜紧张部以制造创伤性鼓膜穿孔模型,使鼓膜穿孔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50%,造模成功后每日按5万U/100g标准肌肉注射青霉素钠,连续用药5天。造模成功次日将5组豚鼠分别使用乙醚麻醉后,在耳显微镜下消毒并清理外耳道,观察各组豚鼠造模情况,其中模型组不予处理,其余4组使用浸有相对应药物的贴膜进行贴补治疗,次日开始各组每日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滴耳,并每隔4天更换一次贴膜。在造模成功后的第3、5、7、10、14天,每个组随机选取2只豚鼠处死并取出完整的鼓膜,经组织匀浆及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s,ELISA)测定鼓膜组织中PDGF和LMWH的含量。将各组剩余的2只豚鼠于第14天处死,其鼓膜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鼓膜3层组织的生长情况。对测得的ELISA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经过贴补治疗的四组豚鼠,其穿孔鼓膜多在十天左右愈合,第14天血竭蜈蚣油组愈合的鼓膜在外观上与正常鼓膜基本相同,而模型组鼓膜穿孔未完全愈合,且鼓膜较正常鼓膜薄。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经HE染色的鼓膜组织切片,发现血竭蜈蚣油组豚鼠愈合的鼓膜,其鼓膜的纤维组织层生长致密,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豚鼠新生鼓膜较薄,其纤维组织层生长不良,细胞排列不齐。而血竭甘油组、蜈蚣甘油组及甘油组3组豚鼠新生鼓膜纤维组织层生长状况及细胞排列整齐度较血竭蜈蚣油组稍差,但都优于模型组。
3.ELISA测得各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经统计学分析示模型组与空白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竭蜈蚣油组与模型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竭蜈蚣油组与血竭甘油组、蜈蚣甘油组、甘油组鼓膜组织中PDGF、LMWH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竭蜈蚣油可以通过提高鼓膜组织修复过程中PDGF、LMWH的含量,来促进模型豚鼠穿孔鼓膜的修复,尤其对新生鼓膜纤维组织层的生长作用明显,并使纤维组织细胞有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