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现已成为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脑血管意外带来的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痛苦,增加了社会负担。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是医学研究的一大重点。自1990年Kitagawa等首次发现脑缺血耐受现象以来,对可诱导脑缺血耐受的预处理措施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目前所研究的各种化学物质或措施在临床应用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AS)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刺五加注射液为其精制水溶液,其活性成分刺五加甙具较强活血化瘀作用;电针(E1ectroacupuncture)技术是传统针灸在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二者均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获广泛应用,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刺五加注射液及电针刺激特定穴位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寻找临床适用的脑保护及预处理措施探索新路径。 目的 1、研究刺五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 2.研究电针刺激穴位行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及部分机制。 方法 1.刺五加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l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 关系研究 4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组 n。10),即对照组和 不同剂量处理组:AS-2.5。AS-5、AS-7.5组,分别在缺血前腹腔注 射生理盐水7.sml和刺五加注射液2.sml、sml(均用生理盐水稀释 至7.sml)、7.sml。采用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右侧大脑中动脉 栓塞*)模型,观察再灌注后24h时神经功能损害并取大脑行 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二.电针刺激百会穴对大鼠脑缺血l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组n—10),即空白对照 组、异氟醚对照组和电针组,空白对照组末行任何预处理;异氟醚 对照组吸入1.5%异氟醚,30min/d,连续sd;电针组吸入1.5%异 氟醚,同时予电针刺激百会穴,30min/d,连续sd。采用颈内动脉 尼龙线线栓法致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120mi)模型,观察再灌注后 24h时神经功能损害并取大脑行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3.电针刺激诱导脑缺血耐受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4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组 n=10),即空白对照 组、戊巴比妥对照组、针刺肢体组和针刺百会穴组。空白对照组未 .2-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行任何预处理:戊巴比妥对照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40m旮蛇,连 续sd;针刺肢体和针刺百会组在戊巴比妥麻醉下分别予电针刺激百 会穴和左前肢,30min/d,连续sd。最后一次处理24h后采用颈内 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观察再灌 注后24h时神经功能损害并取大脑行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4.电计刺激百会穴对脑缺血后HSP70表达的影响 2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各组 n—10),即空白对照 组和电针组,对照组未行任何预处理;电针组予电针刺激百会穴, 30min/d,连续sd。采用颈内动脉尼龙线线栓法致右侧大脑中动脉 栓塞口)模型,观察再灌注后24h时脑HSP70表达及病理学改 变。 结果 1.刺五加注射液对脑缺血l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 24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AS-2.5组、AS-5.0组 及AS刁.5组炉均<0.05X各处理组间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无差异(尸 均>0刀引。再灌注24h时脑梗死容积,各处理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均叩.05〕 而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川刀5人 2.电针刺激百会穴对脑缺血l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再灌注24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及脑梗死容积,电针组均明显 低于对照组,P<0刀5。 3.电针刺激诱导脑缺血耐受的穴位特异性 再灌注24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及脑梗死容积,针刺百会穴组 -3- 第0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均明显小于其余三组,尸均<0刀5。针刺肢体组与两对照组无明显 差异。 4.电针刺激百会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