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与杭锦旗、乌喇特旗之间的边界问题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利用阿拉善左旗档案馆藏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蒙古文历史档案、鄂尔多斯档案馆藏蒙文档案等遗留性史料,结合其他官修文献及后人调查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阿拉善和硕特旗与杭锦旗、乌喇特旗之间的边界问题为主要探讨对象,对其边界线沿革、边界管理制度、边界纠纷事件以及越界形成的查嘎沁阿拉特阶层等进行了初步考察,提出已见。全文由序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构成,约有4万余字。序言中交待了论文选题的由来及意义、前人研究成果、相关史料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阿拉善和硕特旗边界档案的史料价值、相关蒙文档案的大概数量,并列出本文所涉猎的边界档案目录。第二部分论述了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游牧地的变迁,入居阿拉善地区的过程以及阿拉善和硕特旗四至等问题。第三部分考察了阿拉善和硕特旗与杭锦旗之间的交界情况和查嘎沁阿拉特问题。第四部分探讨了阿拉善和硕特旗与乌喇特旗之间的边界变化、边界争端。其中主要以哈拉增呼擦之地的审办情况为例进行探讨。第五部分论述了阿拉善和硕特旗的边界管理制度、对边界纠纷的处理以及对越界者的处罚措施等内容。结语概括总结了全文主要内容及基本论点。
其他文献
瓷器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的瓷器,属于瓷器生产的低级阶段,被称为原始瓷器。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黄河中下游地区
美国的两伊政策是其“中东政策”乃至于“世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的两伊政策先后经历了“拉拢”和“均势”两个阶段。冷战后,随着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