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以来高速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我国利率管制背景下的产物,其中尤以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发展最为迅速。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动摇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给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带来一定的影响,也促使银行进行变革,提升技术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其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无可避免的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主要模式以及兴起原因,对互联网金融有初步的认识。其次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从加剧银行存贷款竞争、完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推动银行盈利多元化和风险传染四个方面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并且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差异性。其次,本文用实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水平的影响,利用16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以发展最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为代表,分别构建两者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模型。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差异,本文将样本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两个子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使商业银行变革风险管理体系和盈利多元化,提升了经营效率,弥补了商业银行在盈利和风险方面受到的不利冲击。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也不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反应不敏感,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有显著的降低。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促进自身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降低自身的信用风险。
其他文献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近年来,随着“毒豇豆”和“爆裂西瓜”等事件的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农业
就几何特征而言,直线和直线条带是描述道路的最理想符号。道路影像中的直线和直线条带多数具有较长的长度,同时由于干扰和噪声的存在,直线中往往包含有缝隙,直线条带则会包含孔洞以及附着有不规则块,已有的方法在提取这类不甚理想的基元时都有一些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此情况的直线提取新思路,首先提取并细化边缘,然后依据结构特点得出直线基本段,最后反复地利用已获取部分预测并检测出后续点,同样的思路也可用于提取构
优质内容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以融媒体节目《了不起的大运河》为例,阐释地方主流媒体以融合生产方式打造精品文化节目的有效举措,为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的内容
水稻生产中出现植株矮缩、甚至枯烂死亡的现象.在常规稻品种中较多发生。当地群众俗称“落塘”。杂交水稻推广以来,由于抗性增强。大田生产中仅零星发生。为害不明显。没有引起
提出了一种基于卡诺图的均布式绝对位置编码,介绍了该绝对编码的生成方法及在绝对位置角度传感器中的应用。基于卡诺图的均布式绝对位置编码是一种单码道绝对位置编码,克服了传
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贵州省黔南、黔东南的部分县流行为害,以南部的荔波、三都、平塘、罗甸、从江等与广西交界的县发生普遍,坝子田、高坡田、寨脚田、夹沟田等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