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毛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是羽毛球整个动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正手击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平高球、吊球、杀球这三种球,而这三种击球技术动作的相互组合是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这三种击球技术动作在前期的准备阶段的动作结构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这种高度一致性表现的越明显。本文拟通过高速摄影、肌电图等同步的生物力学手段对羽毛球运动员在完成平高球、吊球、杀球这三种击球技术时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分析,主要通过肌电图对侧身引拍、转肩顶肘、小臂加速前摆、前臂旋内、屈指发力这几个阶段中的主动肌进行测试,以了解相关肌群在不同运动相位中发力的时间先后顺序、力量大小,通过同步高速摄影的动作解析,进一步了解运动员在三种正手击球技术动作中的肌电特征差异,以及在击球前不同相位动作一致性的差异。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得到以下结果:1.受试者在击打平高球、吊球、杀球时,杀球的动作总时间最短,其次是平高球,吊球最长。2.受试者在击打高吊杀球时在动作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关节角度和关节角速度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处的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三阶段,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在各个关节处有着明显的变化,具体为:杀球的变化最大,平高球次之,吊球最小。3.受试者在击打高吊杀球时在动作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积分肌电、平均积分肌电和肌肉贡献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三阶段,各个指标的变化特征很明显。具体数值如下:击打杀球的数值变化最大,平高球次之,吊球最小。4.受试者在击打平高球、吊球、杀球时,所测八块肌肉中,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斜方肌、三角肌这四块肌肉的积分肌电、平均肌电值、肌肉贡献率数值最明显。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根据肌肉激活的先后顺序,这样可以纠正在正手击打平高球、吊球、杀球时的错误动作,达到用力节奏合理的效果,为在以后的教学训练中让运动员遵循正确的肌肉发力顺序,提高训练的效率做前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