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心力衰竭,其发病率和预后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相比无明显差别,但遗憾的是,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虽然在HFrEF诊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相同的防治办法应用到HFpEF患者中,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相对于HFrEF而言,HFpEF的病理生理机制更为复杂,所以其临床表现也相对多样。基于生物阻抗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是一种简单、无创、可重复、实时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方法。用敏感性很高的指标评估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判断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本研究既是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来评估HFpEF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以期能早期发现HFpEF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病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从而为HFpEF的早期诊断、病情的评估以及有效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依据。2015年4月-2016年11月于我院心脏中心门诊或者住院诊疗的患者,按左室舒张功能分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组25例,和无心衰症状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组33例,另外选取于我院健康体检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血浆脑利钠肽(BNP)、心脏超声组织多普勒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选取心脏超声组织多普勒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流速(E峰)、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峰),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并计算E/E’值。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测得:射血前期/心室射血期(Q-B/B-X)、心缩力指数(HI)、房缩波波幅(WA)室舒波波幅(O)、左室缩波波幅(LC)、左室顺应性指数(WA/C)、舒张功能指数(O/LC)、心脏指数(CI)、总外周阻力(TPR)、主动脉血管顺应性(AC)以及反映肺循环和右心功能的肺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心室射血前期指数(Q-BI)、心室射血期指数(B-YI)、心肌紧张指数(Q-B/B-Y)、右心室收缩波(HS)、右室缩波波幅(RC)、肺平均动脉压(PAP)、右心衰指数(P2-Y)、Ⅰ相面积(S1)等,所有实验数据用(x±s)表示,经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基础资料和心脏超声多普勒结果的比较:除了年龄、性别、身高、心率、LVEDD间均无明显差异,以及FS在LVDD组与HFpEF组间、E/A在对照组与HFpEF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做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无创心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结果间的比较:除WA/C在对照组与HFpEF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检测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无创肺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结果间的比较:各组间测量指标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心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Q-B/B-X、HI、TPR、CI、AC、O、C、O/C以及肺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Q-BI、B-YI、PAP、Q-B/B-Y、P2-Y、HS、S1均随着血浆BNP水平的升高,而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且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水平与Q-B/B-X(R=0.682,P<0.01)、TPR(R=0.636,P<0.01)、O(R=0.616,P<0.01)、O/C(R=0.742,P<0.01)、Q-BI(R=0.629,P<0.01)、PAP(R=0.623,P<0.01)、Q-B/B-Y(R=0.664,P<0.01)呈正相关;与HI(R=-0.750,P<0.01)、LC(R=-0.616,P<0.01)、CI(R=-0.844,P<0.01)、AC(R=-0.783,P<0.01)、B-YI(R=-0.636,HS(R=-0.568,P<0.01)、RC(R=-0.510,P<0.01)、P2-Y(R=-0.744,P<0.01)、SS(R=-0.696,P<0.01)以及S1(R=-0.610,P<0.01)呈负相关。心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Q-B/B-X、HI、TPR、CI、AC以及肺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Q-BI、B-YI、PAP、Q-B/B-Y、P2-Y、HS、同样随E/E’比值的增大,而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且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E’比值与Q-B/B-X(R=0.372,P<0.01)、TPR(R=0.562,P<0.01)、Q-BI(R=0.516,P<0.01)、PAP(R=0.413,P<0.01)、Q-B/B-Y(R=0.649,P<0.01)呈正相关;与HI(R=-0.590,P<0.01)、LC(R=-0.726,P<0.01)、CI(R=-0.657,P<0.01)、AC(R=-0.658,P<0.01)、B-YI(R=-0.532,P<0.01)、HS(R=-0.414,P<0.01)、RC(R=-0.383,P<0.01)、P2-Y(R=-0.665,P<0.01)、SS(R=-0.569,P<0.01)以及S1(R=-0.602,P<0.01)呈负相关。在E/A与WA波、WA/LC以及E/E’与O波、O/LC的相关性分析中,心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WA、O、WA/LC、O/LC均随着E/A与E/E’的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且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A水平与WA(R=-0.524,P<0.01)、WA/LC(R=-0.594,P<0.01)呈负相关,而E/E’与O(R=0.789,P<0.01)、O/LC(R=0.799,P<0.01)呈正相关.通过以上研究得出:1、HFpEF患者除心脏重构、生物标志物发生变化外,我们用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还能在早期发现其反应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O/LC和WA/LC、心室收缩功能指标Q-B/B-X和LC、肺动脉压等指标的变化。2、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技术用于评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可靠,敏感性高,简便无创,适合临床应用。3、该研究样本量较少,还需要更多样本含量的研究来证实本研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