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侦察中的盲源分离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eqi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实际环境中的电磁信号变得日益密集。经常出现多个信号在时域和频域均发生混叠的现象,作为通信侦察的需要,首先要将所需的敌方通信信号从混合信号中提取出来。就目前已有的分离方法来看,时频域分离方法和空域分离方法都不能够很好的将同频混叠信号分离。这给通信侦察系统对非合作信号的分析与识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可行的处理方法,实现通信侦察信号的有效分离。盲源分离技术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它能够在不知道信号的任何先验信息的情况下,仅利用源信号之间相互独立这一微弱已知条件,从一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出独立的源信号。本文主要研究盲源分离技术在通信侦察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在深入研究盲源分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峭度的时间平均形式(TAFC)作为独立性的度量,从理论上证明了盲源分离算法可以分离确定的余弦信号,甚至是同频余弦信号。启发人们应用盲源分离技术分离复杂的余弦信号(通信信号、雷达信号)。将盲源分离技术应用于现有的通信侦察系统,提出基于NI PXI的通信侦察接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仿真讨论了信号载频间隔、信噪比和取样时间长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提出改进的基于负熵的FastICA算法。改进算法在将最速下降法与牛顿迭代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牛顿迭代过程中采用部分牛顿迭代,使得改进算法具有更高并且均匀一致的迭代速度。通过仿真试验证明其对数字调制通信混合信号的分离的有效性。针对跳频信号的非平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频矩阵的同时非正交联合对角化和非对角化盲源分离算法(JDZD)。该算法同时利用来自于自项区和交叉项区的时频分布矩阵,建立统一的代价函数,通过增加时频点来减少特征值退化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了抗噪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的条件下,有效分离多个跳频网台。
其他文献
档案法制化建设是为了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各地各部门在档案法制化建设过程中各自取得了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整理档
实体门店与网络零售的协同经营已成为连锁超市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从经营战略、经营流程与经营策略三个方面对连锁超市的协同经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经营战略上,线上线下
<正> 目前,幼教工作者对幼儿的身体健康较为重视,因此营养分析也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然而幼儿园中独生子女居多,挑食现象也比较普遍,部分偏食儿童身体发育不健全,有的甚至成
Turbo码的出现被认为是编码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围绕Turbo编码技术的研究也成了通信系统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紧密围绕Turbo编码技术,首先介绍Turbo码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同时给出了
<正> 1938年10月,23岁的美国人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s)虚构了一个广播节目:火星人入侵,现已在新泽西州登陆…….他尽可能逼真地讲述着,其中不时穿插着“权威性的新闻公报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务量也不断攀升,快递包装污染和浪费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解决快递包装的回收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选与输血安全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到2011年4月在该院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的984例患者,采取盐水法、抗球蛋白法和菠萝酶法进行不规则